自笑知公日据鞍,谁令生不近长安,此条太乐非清职,何物先生只冷官。
背日潢污犹鼎沸,隔唇喉舌亦灰乾。
五浆不馈寻常客,却作行人一等看。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上亭书事》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这首诗以自嘲和讽刺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对官场生活的不满。
诗中作者自嘲称自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笑称自己的知名度连坐骑都不如,怪罪谁让他生不逢时,无法接近长安这个权力中心。他认为自己的职位并不重要,与清正廉明的官员无关,反而是一位冷漠无情的官僚。他形容自己背负着太阳的光辉,却沾染了污垢,仿佛热水壶中的水已经沸腾,嘴唇和舌头也都变得灰尘飞扬。他抱怨自己的五谷不供应普通客人,反而成了行人路上的一道风景。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官场体制的不满。他自嘲地描绘了自己微不足道的身份地位和被冷落的命运,以讽刺的笔调表达了对官僚主义的批评。整首诗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无奈和颓废的情绪,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在政治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困惑。
这首诗的赏析在于其真实地揭示了官场生活的荒诞和无奈,通过自嘲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痛苦和对官僚主义的鄙视。诗中运用了生动的形象描写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使得读者可以深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挣扎和无奈。这也是宋代文人士子对官场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展示了他们在权力斗争和官僚体制中的困顿与无助。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凑 一作:走;似 一作:如)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馆 一作:观)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大江日夜水粼粼,飞尽杨花不见春。枕畔独吟愁里客,镜前双笑梦中身。生能无累庞居士,老未忘情白舍人。儿女团栾归便得,底教歌榭暗流尘。
去日炎威重,归时秋半过。林间坐盘石,不觉笑呵呵。不笑仰山插锹叉手,不笑地藏博饭栽田。二胜米料人人有,笑他饿死饭箩边。
本是一般孤另物,被他染着难知。迷云消散慧风吹。何劳身外觅,端坐是天西。万语千言终未悟,悟来一字成非。竿头进步勿生疑。般般都撒手,种种自皆离。
为客栖未定,况当玄月中。繁云翳碧霄,落雪和清风。郊陌绝行人,原隰多飞蓬。耕牛返村巷,野鸟依房栊。我无饥冻忧,身托莲花宫。安闲赖禅伯,复得疏尘蒙。览君郢曲文,词彩何冲融。讴吟不能已,顿觉形神空。
牧马散近地,阅视乘高秋。驼冈似沙苑,堆阜带川洲。坡陁故梁城,萦薄西南陬。连棚映林樾,星罗倚层丘。回风吹阵云,奔腾欻来游。野性脱羁马,饮齕遂所求。腹干颇肥张,郁怒何彪休。群敺骤麋鹿,逸势凌蛟虬。军戎选轻捷,和銮御调柔。毛物有千名,众美归骅骝。梁王愁思台,佛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