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平无事清吟好,卫霍贪功未足奇。
争似一篇人脍炙,四方传诵卧龙诗。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上吴居交》是宋代刘过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时平无事清吟好,
在时平静无事的时候,我心境宁静,喜欢清吟。
卫霍贪功未足奇。
卫霍是历史上的名将,他们贪图功名,追求的并不是寻常的成就。
争似一篇人脍炙,
这种追求并不如一篇引人共鸣的诗篇。
四方传诵卧龙诗。
卧龙是诸葛亮的字,他的诗词被四方传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刘过对平静时光的向往。他认为在平静安逸的环境中,他可以专注于吟咏诗篇。与此同时,他对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持有一种冷静的态度。他认为这种追求并不如一篇引人共鸣的诗篇重要。他以卧龙(诸葛亮)的诗词为例,说明了真正有诗意和深度的作品才能经久传世。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内心宁静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他认为平静的生活环境有助于他的创作,并排斥功名利禄的追求。通过引用卧龙(诸葛亮)的诗词,作者强调了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应该是引起广泛共鸣并留下深远影响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平和宁静生活和对真正有诗意的作品的追求。它呈现了作者对追求内心满足的价值观的思考,并通过引用历史上的文化人物加以印证。
阴阳不可知。鬼神惟杳冥。暂试武帝貌。一见李后灵。同情沦异物。有体入无形。贤圣共草昧。仁智焉足明。变化未有极。恍惚谁能精。
雕阑曲曲芙蓉水,天然一时潇洒。露浥冰壶,风摇玉佩,缥缈蓬莱如画。银烛欲下。照藻桷翚飞,杏梁虹架。如此规模,杜棱何止万间厦。明年春燕归早,卷帘应认得,旧家王谢。袖里经纶,幕中佳话,高断云根谁写。青冥纵靶。看人在金坡,炬莲盈把。句忆湘南,渌池明月夜。
天街御膳写臣封,随例朝朝进六宫。后苑日高催泛索,茶床擎出绣云龙。
白日不得照,戴天如戴盆。青云未见路,丹车劳出门。采薇秦山镇,养亲湘水源。心中岂不切,其如行路难。为文清益峻,为心直且安。芝兰未入用,馨香志独存。他门种桃李,犹能荫子孙。我家有棠阴,枝叶竟不繁。心醉岂因酒,愁多徒见萱。征徒忽告归,执袂殷勤论。在鸟终为凤,为鱼
崩奔尧后一孤儿,跖狗成群共肆欺。贾诩未设曹操日,自为汉贼已多时。
香饭炊鱼白,新醅擘蟹黄。秋风元不恶,乡思自难忘。田水闲无用,山云薄有光。篆畦消息好,一路木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