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上下吟》

自下观上,无限富贵。
自上观下,无限贱贫。
自心观物,何物能一。
自物观心,何心不均。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作品评述

《上下吟》是宋代哲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下观上,无限富贵。
自上观下,无限贱贫。
自心观物,何物能一。
自物观心,何心不均。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不同视角下的富贵和贫贱之间的关系,以及心境与外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从下往上看,富贵无限;从上往下看,贱贫无限。自我内心去观察外物,没有任何物质能够达到内心的平衡。而从外物的角度观察内心,也没有任何心境是完全平衡的。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思考。通过不同的视角观察富贵和贫贱,邵雍揭示了人们对于这些概念的主观认知。从下往上看,富贵呈现出无限的可能性,似乎没有尽头;而从上往下看,贫贱则显得无穷无尽。这种对立的观点凸显了人们对社会地位和财富的不同追求。

在第三、第四句中,邵雍突出了内心与外物之间的互动关系。他认为,无论如何观察外物,内心都无法完全满足,因为外物的变化和多样性使得内心难以达到平衡。同样地,从外物的角度观察内心,也无法找到一个完全平衡的心境。这种相互影响的观点表达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暗示了人们心境的多变性。

《上下吟》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对立的观点,引发了读者对富贵与贫贱、内心与外物之间关系的深思。它提醒人们要审视自己对于富贵和贫贱的理解,并意识到内心的平衡是与外物的互动和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的。整首诗词表达了邵雍对于人生境遇和内心状态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哲学意味。

  • 《下山雨骤》

    下山虽幸免颠跻,骤雨冥冥步转迷。白马已翻青嶂去,黄鹂犹恋绿林啼。人皆有路通霄汉,我独无桥渡涧溪。且傍田塍欹侧过,从教甲子混涂泥。

  • 《用宇文龙图韵赠龙华印老》

    少年一口吸西江,圣处端能走季咸。净观清冷横一水,远怀孤秀揖千岩。溪云卧久看频度,山日谈余讶半衔。便欲瘦筇来问讯,上方应恐隔仟凡。

  • 《奉和删修郎中舅达庵》

    分明日用不难知,邂逅庵成一赋诗。身在山林志廊庙,从来此士得圆机。

  • 《山楼枕上》

    山近寒偏草,愁多睡不沈。鸦啼半夜月,鹤唳五更风。晓接残灯里,吟成落叶中。尘埃今已厌,懒听上方钟。

  • 《赵守礼延入学陈伯跃有诗咏其事因和以复之》

    赵学规模本自宏,师传敢背此心盟。追思严训昭如在,立誓终身笃所行。每患无成辜宿志,那知自鬻钓浮名。贤侯爱友交提奖,重我惭惶未见荣。

  •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樽字》

    御气三秋节,登高九曲门。桂筵罗玉俎,菊醴溢芳樽。遵渚归鸿度,承云舞鹤鶱.微臣滥陪赏,空荷圣明恩。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