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抛蓑笠者,急善遇休明。
未省亲宗伯,焉能识正声。
病容经夏在,岳梦入秋并。
无限林中意,今逢许郭倾。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递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谿人。补诗二首。
《上俞许二判官》是唐代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
中文译文:
近来废弃了草帽和蓑衣的人,急切地找到了贯休先生。虽然我没有省亲担任宗伯的资历,却身不由己地懂得了正直的声音。疾病的容颜经历了夏天的考验,在岳山的梦境里,它与秋天相融合。林中的意境是无限的,如今遇到了许郭的才情。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遇到了许郭二位判官,表达了一种相互欣赏和赞美的情感。诗中的“近抛蓑笠者”的人表示自己放弃了平凡的生活,渴望与有才情有见识的贯休先生交流。作者虽然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但他通过听到贯休先生的声音,认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正义与公正。在病痛的煎熬中,作者通过岳梦与秋天相结合,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寄托和追求。这首诗以林中的意境和许郭的才情来表达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通过描写自己与贯休先生的相遇,表达了一种渴望真正正义和追求美好的心境。作者以自己的身份和病痛的经历,与山岳和秋天这些象征富有哲理的意象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诗意深长的氛围。诗中还融入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使整首诗更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这首诗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寻。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才情和学识的赞美和向往。整体上,这首诗具有朴素、优美和富有哲理的特点,展示了贯休独特的诗人情怀和艺术才华。
苍帝妃嫔总素装,胜游常是遍江乡。玉楼谪堕迟归去,冷淡工夫笑我忙。
无门为法门,三关何用立。熟处即难忘,又从这里人。
是非一醉了无余,唯有胸中万卷书。已把人生比蘧传,更将江浦作阶除。欲眠宾客従教去,倒卧氍毹岂暇舒。京洛旧游真梦里,秋风无复忆鲈鱼。
后顾茫茫虎穴身,忍将多难累红裙。君看十万头颅价,遍地鉏麑欲噬人。
后命既灵。王人反旆。兴言出祖。饮饯于迈。旍旐泱泱。轺轩蔼蔼。和风弭尘。清晖映盖。
听说西方无量乐。凡夫浅智难图度。随有愿度无不获。何劳萦。珠衣绮馔黄金宅。地似掌平尤广博。八功德水非穿凿。白藕花中胎可托。三生约。如今岂可轻抛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