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未脱紫貂裘,灯火催人夜出游。
老厌歌锺空命酒,病嫌风露怯登楼。
拥怉坐睡曾无念,结客追欢久已休。
试问西邻传法老,此时情味似侬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上元不出》是苏辙所写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夜中的情景和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以下是我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寒未脱紫貂裘,
灯火催人夜出游。
老厌歌锺空命酒,
病嫌风露怯登楼。
拥怉坐睡曾无念,
结客追欢久已休。
试问西邻传法老,
此时情味似侬不。
诗意:
这是苏辙以春夜为背景,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他描述了春天的寒意仍然残留,但人们被灯火的照亮催促着夜晚外出游玩。然而,主人公对于喧嚣的歌声和钟声已经感到厌烦,觉得喝酒已经失去了意义;他的病痛让他害怕风露,不愿登上楼台。他坐着沉思,曾经没有什么牵挂,交结的朋友也早已散去。他试着问问西邻的传法者(指佛教高僧),此时他的情感和境遇是否与自己相似。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夜中种种细节的描绘,展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迷茫。在繁华的夜景中,他感到一种与外界的疏离和不协调。紫貂裘和灯火的对比,强调了春寒和人们对温暖的追求。主人公对于喧嚣和享乐已经失去了兴趣,他的内心空虚和病痛使他对外界的刺激产生反感。他的坐着沉思,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过去朋友的怀念。最后,他试图通过询问传法者来寻找共鸣和安慰,暗示着他对生活的迷茫和对真正意义的追求。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示了他对于现实的矛盾和追求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的渴望。它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某种境遇和情感状态,同时也具有普遍的人生哲理和思考的意味。
岩磴列云旗,吾君访道时。乾行万物睹,日驭六龙迟。望远回天顾,登高动睿词。愿因山作寿,长保会昌期。
将修盛礼。其仪孔炽。有腯斯牲。国门是置。不黎不{疒酉}。靡愆靡忌。呈肌献体。永言昭事。俯休皇德。仰绥灵志。百福具膺。嘉祥允洎。骏奔伊在。庆覃遐嗣。
洒窗蚕食叶,入竹蟹行沙。
陆云尝夸千里莼,便轻羊酪同埃尘。君今得郡正千里,已患无羊厌此珍。乃知南北各所乐,乘舟不如乘马恶。水边不见秦罗敷,纵有西施肌肉薄。使君事事未称意,绿水芙蓉定何若。
泠泠庶子泉,落落阳冰笔。云气势崩垂,龙蛇互蟠屈。峄山既劘灭,石鼓又缺失。唯兹数十字,遒劲倚云窟。模印徧华夷,流传耀缃帙。书诚一艺尔,小道讵可忽。乃知出人事,千古名不没。
太宫尔肃,烈祖巍巍。上炳淳耀,下流德晖。诒谋燕翼,奄宅邦识。子孙千亿,历数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