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郭通衢隘,瑶坛紫府深。
灯花助春意,舞绶织欢心。
闲似淮阳卧,恭闻乐职吟。
唯将圣明化,聊以达飞沉。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上元日紫极宫门观州民然灯张乐》是唐代诗人羊士谔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郭通衢隘,瑶坛紫府深。
灯花助春意,舞绶织欢心。
闲似淮阳卧,恭闻乐职吟。
唯将圣明化,聊以达飞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在紫极宫门观赏州民自发举行的灯会和乐曲的场景。诗人通过描写山城的街道畅通繁忙,宫殿内的瑶台和紫色殿宇深邃,以及璀璨的灯花和欢乐的舞绶,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和人们快乐的心情。诗人自比淮阳之士,以闲暇的心态倾听乐曲,颂扬乐职的价值。最后,诗人希望通过这样的庆祝活动,传播圣明的思想,使人们在欢乐中获得超越尘世的体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上元节的喜庆景象,展现了春天的活力和人们的欢乐。诗人运用描写手法,将山城的街道和宫殿描绘得栩栩如生,通过对灯花和舞绶的描写,增添了诗词的视觉和音乐感。诗人以自己作为闲散之士的身份,以及对乐曲的倾听和赞美,展示了对艺术和文化的推崇。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的力量和智慧的追求,希望通过这样的庆祝活动传播圣明的思想,使人们在欢乐中得到心灵的升华。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欢庆的节日为背景,通过描绘灯会和乐曲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艺术和文化的赞美,并融入了对智慧和人文精神的追求。
蓬蒿塞径掩柴关,紫燕离巢更不还。大厦连云成就日,重游帘幕有何颜。
持酒殷勤问尔农,忧时同此原年丰。他箱欲致崇墉积,耒耜宜加旷土功。水北有田均夜雨,岭南无地不春风。吾皇德化形扶杖,亲见儿嬉七十翁。
霁后江城风景凉,岂堪登眺只堪伤。远天螮蝀收残雨,映水鸬鹚近夕阳。万事无成空过日,十年多难不还乡。不知何处销兹恨,转觉愁随夜夜长。
迎春宝胜插钗梁,拂钿裁金斗巧妆。上作君王万年字,要知长奉白云觞。
江清风偃木,霜落雁横空。若个丹青里,犹须著此翁。
花接门园记洛川,明农堂畔识丰年。自量拾级身犹健,共约楼居意欲仙。倚槛聊舒千里目,举头应侧万人肩。那知宾主非刘石,枉作沙河酒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