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秀如仙孕武夷,故教手笔世宗师。
隶分唐汉诸家字,句压陈黄二子诗。
茂苑雨晴花发处,洞庭霜重橘黄时。
尘埃俗使那能此,一段奇功自可知。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是宋代刘过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赞美袁文昌为主题,展现了他在文学和书法上的卓越才华,以及他对文化传承的重要贡献。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骨秀如仙孕武夷,
故教手笔世宗师。
隶分唐汉诸家字,
句压陈黄二子诗。
茂苑雨晴花发处,
洞庭霜重橘黄时。
尘埃俗使那能此,
一段奇功自可知。
这首诗的诗意表达了袁文昌的杰出才华和卓越成就。首先,诗人用"骨秀如仙孕武夷"来形容袁文昌具有仙人般的风姿,使他的才华和气质与武夷山的神秘和灵气相比拟。接着,诗人称赞袁文昌是书法领域的世宗师,教导后人。这表明袁文昌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深厚,堪称行业的权威。
接下来的两句"隶分唐汉诸家字,句压陈黄二子诗",指出袁文昌在字体书法方面的成就。他的隶书风格融合了唐代和汉代各家的特点,使其作品兼具古朴和雄浑之美。同时,他的句法和诗风也超越了当时的陈造、黄庭坚等两位著名诗人。
接下来的两句"茂苑雨晴花发处,洞庭霜重橘黄时",描绘了平江地区景色的变幻。诗人以雨后晴天花朵盛开的茂盛花园和洞庭湖上橘树被霜覆盖的情景,表达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变幻。这也间接体现了袁文昌对自然的敏感和他在描绘景物方面的才华。
最后两句"尘埃俗使那能此,一段奇功自可知",诗人表达了袁文昌的才华超越了尘世的平凡和庸俗。他在书法和诗词方面的卓越成就,足以证明他的非凡才华和创造力。
总而言之,这首诗通过对袁文昌才华的赞颂,展示了他在文学和书法领域的卓越成就。同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袁文昌的才华相呼应,强调了他的独特和非凡。这首诗词以简洁、深刻的词句,表达了对袁文昌的敬佩和赞美,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超越尘世的向往。
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稀。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
暗里修持做。不合名张露。却使人人转敬钦,所以难停住。谨对扶风诉。结伴关西去。卓个庵儿累行功,同步烟霞路。
共爱风泉淙玉涧,故人虽雨亦能来。琴床昨暮移高阁,茶灶经旬生绿苔。性懒边韶唯有睡,忧深王粲自多才。酒酣竞起思归兴,世难飘零心欲摧。
溅溅桐江濑,白石粲如语。上有子陵台,下瞰富春渚。高崖薄曾云,黄草没荒墅。俛怀汉中兴,四海归寰宇。征书诏遗逸,长揖觐当宁。咄咄吾子陵,而竟不下汝。握手道故交,言还谢明主。星文丽中天,风节超下土。悠然钓泽中,高风永终古。
凤楼帘卷鳌山对。
五载龙蟠虎踞间,峰头日月望狼山。归来筋力犹强健,野屐登临莫厌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