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上曾安抚二首》

圣门鼓瑟妙难窥,今日风流亲见之。
五纪光阴惊电掣,一生忠孝仗天知。
老庄座下须闻道,李杜坛边敢说诗。
晚景功名非所慕,抠衣深喜得宗师。

作者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上曾安抚二首》是宋代郭印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圣门鼓瑟妙难窥,
今日风流亲见之。
五纪光阴惊电掣,
一生忠孝仗天知。
老庄座下须闻道,
李杜坛边敢说诗。
晚景功名非所慕,
抠衣深喜得宗师。

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曾安抚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其深刻的敬仰之情。曾安抚是一个在圣门鼓瑟的人,他的音乐技艺非常高超,普通人很难领悟其中的奥妙。然而,今天我有幸亲眼目睹他的风采,领略到他的风流才情。他在五纪光阴中所展现出的才华和品格,就像闪电一样惊人,而他一生的忠孝之举则是仰仗着上天的知遇。无论是在老庄座下听道,还是在李杜坛边说诗,曾安抚都是一个值得倾听和学习的典范。尽管晚年的荣誉和名利并不是他所追求的,但他却深深地欣喜于得到宗师的认可。

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曾安抚为中心,通过对他的音乐才华、忠孝品质以及学术造诣的称赞,展示了作者对曾安抚的敬佩和钦佩之情。诗中运用了一些隐喻和象征,比如将曾安抚比作圣门鼓瑟的人,意味着他在音乐上的造诣非常高深,普通人难以理解。五纪光阴惊电掣的描写,则突显了曾安抚在多个时代中所展现出的非凡才华和品德。诗的最后一句"抠衣深喜得宗师",表达了作者对曾安抚的深刻喜悦和感激之情,尽管他并不追求功名和荣誉,但得到宗师的认可对他来说是最大的荣耀。

这首诗通过对曾安抚的赞美,既展示了他在音乐、品德和学术上的卓越成就,又表达了作者对其的尊敬和敬仰之情。整首诗意蕴含深厚,赏析起来可以从曾安抚的才华、品德和追求的境界等方面展开,使人对这位伟大的人物更加了解和欣赏。

  • 《江亭晚思二首》

    风烟酬酢费吟笺,剩句残章尚满前。际晚奚囊收未尽,一时寄在白欧边。

  • 《浮丘道人招魂歌》

    有客有客浮丘翁,一生能事今日终。齧氈雪窖身不容,寸心耿耿摩苍空。睢阳临难气塞充,大呼南八男儿忠。我公就义何从容,名垂竹帛生英雄。呜呼一歌兮歌无穷,魂招不来何所从。

  • 《建隆以来祀享太庙十六首》

    工祝升阶,实户在位。祗达孝思,允修毖祀。类相有备,克恭乃事。俨恪其容,通此精意。

  • 《旅中遇故人》

    云薄清溪水,天寒黄叶负。乡关三载别,客路一樽同。旧事如昨日,问年俱老翁。相看今古意,泪冷菊花丛。

  •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灵兮安留,烟燎既升。有硕其牲,有俎斯承。匪牲则硕,我德惟声。缓节安歌,庶几是听。

  • 《高唐赋》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