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水初平稳放阊,解缨聊复濯沧浪。
每年上冢天无准,是处下田春正忙。
岁月可惊寒悄悄,贤愚同尽绿茫茫。
早知识字能为崇,不废吾翁百本桑。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上冢》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庄严的墓地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诗意:
诗人以烟水初平的景象开篇,形容天空的烟气逐渐平静,给人一种宁静和静谧的感觉。接着,他提到了解下缨、聊复濯沧浪,意味着解开头巾,重新洗涤沧海的浪潮。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安宁的环境中,舒展身心,重新洗涤自己的心灵。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价值的思考。他说每年上冢天无准,意味着每年上墓祭祀的日子并不固定,这暗示了时间的不可预测性和不断流逝。他接着描述了农田春忙的景象,暗示了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忽视了对逝去时光的思考。
诗人接下来表达了对岁月的感慨,称其为寒悄悄,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如同寒冷的风一样悄无声息。他还提到贤愚同尽绿茫茫,意味着无论是聪明还是愚昧的人,最终都将逝去,与绿茫茫的大地融为一体。最后,诗人表示早知识字能为崇,表达了对知识的推崇之情,并表示自己不愿浪费时间,希望能够有所成就。
赏析:
《上冢》通过描绘墓地的安宁景象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人通过对冢墓和农田的对比,展现了人们在纷繁世事中常常忽视了生命的意义,以及时间的流逝对我们的影响。诗人希望人们能够珍惜时间,追求知识,实现自己的价值。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人们的生活与大自然相融合,形成了一种高度凝练的意境。通过对时间、生命和知识的思考,诗人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如何度过有限的时光。
旧索长安米,今无负郭田。平生一饱计,岁晚百忧煎。漂母今何有,王孙空自怜。日高亭欲午,寒屋灶无烟。
头颅搭飒一山翁,万事随宜敢讳穷。不结东华尘土梦,何干北海马扣风。半生踪迹从容里,一片襟期冷淡中。兀坐有时参世味,古今兴废转头空。
洛阳自古帝王都,百战荆榛只故墟。零乱园林遗物在,嬉游人物古风余。草迷公子障泥锦,花近佳人油壁车。漂泊强随游客辔,不辞尘土污衣裾。
草树连塘岸,人家半橘洲。暖寒寻酒去,觉懒罢诗休。逆境年年梦,劳生处处愁。天涯倦行客,明日又苏州。
花无长在树,人无长在世。有花须常赏,有酒须当醉。秋霜上鬓来,春风吹不去。
鸟雀喧秋未肯栖,狂风吹树影离披。屋边尚有斜阳在,更看山人一局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