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相对阿?一作本?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
说似与君君不会?一作见?,烂红如火雪中开。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邵伯梵行寺山茶》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山茶”指的是一种花卉,也称作梅花茶。诗词的开篇以描写山茶与“阿”相对,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心境。其中,“阿”可能指的是某个地名或人名,具体含义不详。
诗词的第二句“一作本?谁栽”表达了细雨纷飞之际,无人来到这里,只有诗人独自前来参观的情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也反映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
第三句“说似与君君不会?一作见?”表达了诗人在欣赏山茶时,似乎与君共赏,但君不会欣赏山茶之美。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山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君的遗憾和失望。
最后一句“烂红如火雪中开”,形容山茶的花朵开放时,色彩鲜艳如火,犹如在雪地中绽放的美丽。这句诗通过对山茶花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独特景观,同时也给人以希望和生机的感觉。
整首诗词通过对山茶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失落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意中融入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表达,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思考,给人一种深邃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享受。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和感悟,将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了作者的独特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通过对山茶花的描绘,苏轼以简洁而精准的语言,传达出对孤独、遗憾和希望的深刻感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七事疑生何晏,三爻梦感虞翻。独养灵龟不昧,有人高卧颐轩。
方城旧路四曾过,此度偏饶怅望多。独倚客亭思往事,南阳何异梦南柯。
散骑真前辈,休文即当家。泛舟成丽句,散绮见余霞。惊去沙鸥没,招来酒旆斜。春归何处觅,篱角见金沙。
渐渐路可识,纷纷山转多。数鸡啼远坞,一鸟起沧波。藤杖湿云石,笋鞋浓露莎。何人尚高卧,层构着烟萝。
怀锥不遇粤途穷,露布飞传蜀道通。吴楚英雄戈指日,江湖侠气剑如虹。能争汉上为先着,此复神州第一功。愧我年年频败北,马前趋拜敢称雄。
如如不动已周遮,理事驰求路转赊。直下踏翻樵子径,知君未到葛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