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少微山》

平生一舴艋,几到少微山。
杰观扫无迹,高人呼不还。
崖崩危欲压,磴断滑难攀。
日暮增幽兴,渔歌莽苍间。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作品评述

《少微山》是宋代文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生一船艋艋,几次来到少微山。
英雄观察无踪迹,高人呼唤不回还。
悬崖崩塌危险压,山石断裂滑难攀。
太阳西落增悠兴,渔歌在苍茫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少微山的经历与感受。诗人平生多次乘船来到少微山,这座山地处偏远,景色幽美。诗人观察山中的景象和人物,但却无法找到任何痕迹。即使有高人呼唤,也无法回应。山崖崩塌,危险压迫,山石断裂,难以攀爬。然而,当太阳西落,夜幕降临时,诗人的心情却变得更加悠然自得,因为在这片苍茫之间,有渔歌回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描绘了诗人在少微山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山的险峻与自然的美妙相对照,突出了少微山的壮丽和诗人的微小。通过描述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和与高人交流的渴望,同时也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乐观。

诗人用"少微山"作为诗题,这座山在古代被认为是一个隐士修行的地方,与高人相会成为一种向往。整首诗意境清新,通过山水的描绘和诗人的情感抒发,展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高人的向往,希望能与高人相会,共同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修行的道路。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词句展现了山水之美,表达了对自然和高人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乐观态度。它通过具象的描写和抒情的感受,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美丽而深邃的山水画卷。

  • 《中秋夜八绝》

    看久须扶立,行贪遂失归。谁能终不睡,烂醉羽觞飞。

  • 《天柱峰》

    共工发怒亦徒然,炼石忙忙女补天。既用断鳌并立极,此峰何不立当先。

  • 《登城五首》

    汉人称劲粤,累世不加兵。狂卒才三百,如何便缒城。

  • 《谢商守宋郎中寄到天柱山户帖仍依元韵》

    一簇烟岚鏁乱云,孤高天柱好栖真。从今便作西归计,免向人间更问津。

  • 《桂枝香(杨山甫席上赋)》

    残蝉乍歇。又乱叶打窗,蛩韵凄切。寂寞天香院宇,露凉时节。乘鸾扇底婆娑影,幻清虚、广寒宫阙。小山秋重,千岩夜悄,举尊邀月。甚赋得、仙标道骨。倩谁捣玄霜,犹未成屑。回首蓝桥路迥,梦魂飞越。雕阑翠甃金英满,洒西风、非雨非雪。惜花心性,输他少年,等闲攀折。

  • 《知遇》

    淮阴西汉一英雄,史氏持衡论亦工。不向追亡羡萧相,却于援死著滕公。岂知并绩三人杰,皆自当时一语功。后世人材自戕贼,炎凉安得古人风。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