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

[太簇为徽]神罔小大,奠方兹土。
祭列坊庸,礼迨貘虎。
有功斯民,祀乃其所。
非稷声香,厥福周溥。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作品评述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是一首隋代的诗词,作者佚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祭祀活动的描写以及祭祀的意义和价值。

译文:
在绍兴以后,举行了四十二首蜡祭,
神灵无论大小,都被祭奠在这片土地上。
祭祀的仪式排列整齐庄严,按照规定进行。
祭品包括了貘虎等各种动物,表达了对神灵的敬意。
这是对有功于国家的人民的祭祀,以表彰他们的贡献。
祭祀不仅仅是香烟袅袅的声音和香气,更是周全和广泛的福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隋代绍兴以后举行的一场盛大的蜡祭仪式。诗中重点描绘了祭祀的庄严和规范性,包括祭祀的对象、祭品的种类以及祭祀的意义。作者通过描绘这场祭祀活动,表达了对神灵的敬意和崇拜,以及对有功于国家和人民的人们的赞扬和祭奠。

诗中提到的"神罔小大"表明祭祀的对象涵盖了各个层次的神灵,不论其大小。"奠方兹土"一句描绘了祭祀所在的土地,突显了祭祀的庄严和神圣性。"祭列坊庸"和"礼迨貘虎"描述了祭祀的仪式和祭品的排列,显示了整齐庄重的场面。

诗词最后几句表达了祭祀的意义和价值。"有功斯民,祀乃其所"强调了祭祀的对象是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过贡献的人们,是对他们的表彰和纪念。"非稷声香,厥福周溥"表明祭祀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声香之礼,更是对人们的福祉和幸福的祈求和期盼。

整首诗词以庄重的笔调和严谨的描写展示了隋代祭祀活动的盛况和意义,彰显了对神灵的崇拜和对功绩卓著者的敬意。通过这种形式的表达,诗词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并展示了祭祀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 《送僧》

    道了亦未了,言闲今且闲。从来无住处,此去向何山。片石树阴下,斜阳潭影间。请师留偈别,恐不到人寰。

  • 《秋晚》

    获稻已空霜未落,秋风虽老雁犹迟。丹林黄叶斜阳外,绝胜春山暮雨时。

  • 《喜华阴王少府使到南池宴集》

    有客至铃下,自言身姓梅。仙人掌里使,黄帝鼎边来。竹影拂棋局,荷香随酒杯。池前堪醉卧,待月未须回。

  • 《落梅》

    春意枝间忽暗惊,乘风作阵去纵横。苍苔可忍欺香骨,粉蝶无端乱舞英。有恨应羞霜月照,锺情犹赖晚风轻。梦回一夜频搔首,肠断空阶骤雨声。

  • 《赠写真何充秀才》

    君不见潞州别驾眼如电,左手挂弓横撚箭。又不见雪中骑驴孟浩然,皱眉吟诗肩耸山。饥寒富贵两安在,空有遗像留人间。此身常拟同外物,浮云变化无踪迹。问君何苦写我真,君言好之聊自适。黄冠野服山家容,意欲置我山岩中。勋名将相今何限,往写褒公与鄂公。

  • 《苏堤观木芙蓉因见净慈明上人翌日惠诗酬赠二》

    来访秋花本为诗,酒杯徵逐负幽期。山中圣出明书记,还了清游一段奇。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