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好裹束,各自竞尖新。
秤无三五两,因何号一斤。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射覆巾子》是唐代的一首诗词,作者佚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近来好裹束,
各自竞尖新。
秤无三五两,
因何号一斤。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社会现象,即近来人们追求时尚和新潮的服饰,争相穿着尖端的新款衣物。然而,衡量衣料的秤却没有三五两的准确度,为何还要标称一斤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唐代社会中的一种时尚现象,即人们对于新潮服饰的追求和追捧。诗中的"好裹束"指的是人们愿意花费较多的金钱来购买新款的衣物。"各自竞尖新"则反映了这种追求时尚的心态,人们争相穿着尖端的服装以展示自己的时尚品味。
然而,诗中通过"秤无三五两"这一形象的描写,暗示了人们对于衣料质量的判断并不准确。"秤无三五两"意味着秤的测量不够精确,无法准确地称量衣料的重量。最后一句"因何号一斤"则在质问,为什么标称的重量是一斤,而不是更加准确的三五两。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流行时尚的思考和对于人们盲目追求新潮的反思。它提醒人们不要过于盲从时尚,而是应该保持理性的判断和审美,不被外在的浮华所迷惑,同时也呼吁社会对于商品的质量和标准有更高的要求。
望阔真多思,凭高更损神。山川散白日,草木共青春。寂寂兴亡事,悠悠来往人。素衣吴白纻,尽化洛阳尘。
方塘深且广,伊昔俯吾庐。环岸垂绿柳,盈泽发红蕖。上延北原秀,下属幽人居。暑雨若混沌,清明如空虚。此乡多隐逸,水陆见樵渔。废赏亦何贵,为欢良易摅。且言重观国,当此赋归欤。
云巢八十翁,观化得三昧。无声凉月下,适意芳草外。
三山云海几千里,十幅蒲帆挂烟水。吴中过客莫思家,江南画船如屋里。芦芽短短穿碧沙,船头鲤鱼吹浪花。吴姬荡桨入城去,细雨小寒生绿纱。我歌《水调》无人续,江上月凉吹紫竹。春风一曲《鹧鸪》吟,花落莺啼满城绿。
一物其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於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天向一中分体用,人於心上起经纶。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
已有清阴逼座隅,爱声仙客肯过无。陵迁谷变须高节,莫向人间作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