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谷阳林不见人,我来遗恨古时春。
宓妃漫结无穷恨,不为君王杀灌均。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令狐楚帅河阳,奇其文,使与诸子游。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巡官。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令狐绹雅善锴,奖誉甚力,故擢进士第,调弘农尉,以忤观察使,罢去。寻復官,又试拔萃中选。王茂元镇河阳,爱其才,表掌书记,以子妻之,得侍御史。茂元死,来游京师,久不调,更依桂管观察使郑亚府为判官,亚谪循州,商隐从之,凡三年乃归。茂元与亚皆李德裕所善,绹以商隐为忘家恩,谢不通。京兆尹卢弘正表为府参军,典笺奏。绹当国,商隐归,穷自解,绹憾不置,弘正镇徐州,表为掌书记。久之,还朝,復干绹,乃补太学博士。柳仲郢节度剑南东川,辟判官、检校工部员外郎,府罢,客荥阳卒。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学,商隐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时温[庭]廷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号三十六体。《樊南甲集》二十卷、《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今合编诗三卷。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人。生元和八年,大中十二年卒(据冯浩《玉谿生年谱》及岑仲勉《玉谿生年谱会笺平质》所推定。)补诗一首。
涉洛川,此处指的是洛阳的洛川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诗中描绘了一个早春时分来到洛川河边、感叹古时的春光不再美好的景象。诗歌通过叙述古代传说中美丽的宓妃,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时光和美好的回忆的留恋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通谷阳林不见人,
我来遗恨古时春。
宓妃漫结无穷恨,
不为君王杀灌均。
诗中的“通谷阳林不见人”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来到洛川河边的寂寞和荒凉。诗人用自己的感叹之思来表达了他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之情。“宓妃”是古代传说中美丽的女子,“漫结无穷恨”暗指宓妃与君王杀灌均的故事,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无尽思念。
整体上,这首诗以寂寞荒凉的洛川河边为背景,通过宓妃的传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诗意深沉,情感真挚,寓意丰富。
匆匆岁月为谁忙,静倚梅窗到夕阳。老菊不知秋已去,晚风时送短篱香。
敢将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越甲未应公独耻,湘累宁与俗同尘。吾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赢得大清干净水,年年呜咽说灵均。
息念无如撄物何,一波才动引千波。试量方寸玲珑地,饾饤悲欢贮几多。
频年尽室依此行,意谢侏儒奉囊粟。今当舍竹去作吏,竹为嘿嘿如抱辱。嗟我作吏岂俗徒,虽非计然念则熟。如闻西江之水深无底,可以濯缨仍濯足。昔人一为功名误,置碑且虑变陵谷。那知立名自有道,未妨痛饮离骚读。人生于世譬于味,马肝不食宁非肉。弟当进德使有闻,兄亦自期无碌
莫恃芙蓉开满面,更有身轻似飞燕。不得团圆长近君,珪月鈋时泣秋扇。
君何忘我不交关,为我胜君便不闲。豹雾人须归豹谷,鸡栖车且游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