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沈守生日》

燕寝凝香不记春,宜休堂下柏轮囷。
三吴南渡今多士,四皓东宫此一人。
雅不欲书名上上,谩令在岁岁陈陈。
玉卮宴罢思黄发,应合从头第从臣。

作者介绍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沈守生日》是宋代诗人陈傅良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寿辰为主题,通过描绘寿宴场景和表达作者对士人境遇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索。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燕寝凝香不记春,
在燕寝中氤氲着香气,却没有留下春天的痕迹,
这句诗意味着尘世的纷扰不能侵犯燕寝的宁静。作者以燕寝凝香的形象,表达了对纯洁和宁静的向往。

宜休堂下柏轮囷。
宴客的庭堂下,应该摆放着柏木车轮形的囷仓,
这句诗意味着适宜的休息场所应当与庄重的仓囷相对应。作者通过庭堂和囷仓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状态的思考,希望人们能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适宜的休憩之地。

三吴南渡今多士,
三吴地区南渡长江后,如今涌现了许多士人,
这句诗意味着当时南渡的三吴地区催生了许多有才学的人才。作者以三吴南渡的背景,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士人兴起的观察,显示了作者对士人境遇的关注。

四皓东宫此一人。
四皓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四位仙人,东宫指的是皇宫,此一人指的是作者自己。
这句诗意味着作者自谦地将自己比作四皓,表达了作者对自身的谦虚态度。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自己在文学创作中的独特性和与众不同之处的自信。

雅不欲书名上上,
高雅的事物不必要被频繁地提及,
这句诗意味着高雅的品质不需要刻意标榜。作者以雅不欲书名上上的观点,表达了对文人风度的追求,主张内敛而不张扬。

谩令在岁岁陈陈。
虚妄的命令经年累月地反复陈述,
这句诗意味着虚假的规定一再被重复。作者以谩令在岁岁陈陈的现象,表达了对虚伪和虚假规范的批判,呼吁真实和自由的表达。

玉卮宴罢思黄发,
玉卮酒宴结束后,思念起白发,
这句诗意味着在欢乐之后,人们会回忆起衰老的岁月。作者以玉卮宴罢思黄发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岁月变迁的感慨,抒发了对光阴流逝的思考。

应合从头第从臣。
应当一起重头开始,作为臣子顺从君主。
这句诗意味着作为臣子,应该始终顺从君主的意愿。作者以应合从头第从臣的态度,表达了对忠诚和顺从的态度。这句诗通过臣子的角度,表达了对忠诚和奉献的态度。

《沈守生日》这首诗词通过对寿辰场景和士人境遇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纯洁、宁静、时代变迁和士人品质的思考。诗词中融入了对雅致、真实、自由和忠诚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光阴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感慨。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传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索,展示了陈傅良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 《恨别二首》

    知君饯酒深深意,图使行人涕不流。如今却恨酒中别,不得一言千里愁。人言日远还疏索,别后都非未别心。唯我忆君千里意,一年不见一重深。

  • 《双江公分粟》

    一室萧然不恨贫,生平意气耻谋身。三年独学非缘谷,八口为家半仰人。博弈无能悲向老,轻肥与共愧推仁。盘餐何敢专来赐,分少还期遍比邻。

  • 《丙戌岁除》

    初年朝旭旦,故岁徂景夕。逡巡蚁旋磨,倏忽驹过隙。拙劣应逃世,疏慵翻寝疾。逢时独悲悼,抚己三太息。弥增长年愧,末契养生术。昔贤夙相伍,枚叟徒见七。每有忧生嗟,忧来恨非一。

  • 《再如金陵》

    再踏江东路,词穷不复论。江泥沾苦泪,津鼓聚归魂。庾信因愁老,陶潜为酒存。孤踪虽落魄,不敢望明恩。

  • 《霓裳羽衣歌 和微之》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凡法曲之初,众乐不齐,唯金石丝

  • 《秋雨未已客怀不佳夜诵少陵遣兴诗至生涯能几》

    饥寒傍入门,面目自可憎。为善得长贫,天理疑难凭。狂谈取富贵,易若阶而升。吾实畏鬼神,勿谓吾无能。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