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出何山,涌涸兹有异。
湛然盈不泓,余波下金地。
清甘本无滓,渴饮得真味。
端能发茶色,博亦资农利。
矧兹民俗安,湓溢尤可憙。
满酌复携归,良追曲肱意。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圣泉》是宋代诗人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圣泉,从何山涌出,
它的涌出和干涸都有奇异之处。
湛然清澈,盈满而不泛溢,
余波下沉于黄金的土地。
它的清甘本无杂质,
渴饮其中才能品味到真正的滋味。
它能使茶叶展现出端庄的色泽,
也能助农人增添收益。
何况这样的民俗安详,
湖水的光泽尤其可喜。
满饮一杯又带着回家,
回味着那曲肱的意境。
诗意与赏析:
《圣泉》这首诗词以描绘一泉之水的特质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为主题。诗词以流动的泉水为象征,通过对泉水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水源的敬仰和对水的价值的赞美。诗中的“圣泉”象征着清澈而纯洁的水源,它的涌出和干涸都有一种奇特的变化,凸显了其不可思议的存在。水的泛滥和余波下沉于黄金的土地,表达了水的宝贵和对土地的滋润的意义。诗中提到水的清甘本无杂质,强调了它的纯净和清澈。这样的水源不仅能让人们品味到真正的滋味,还能使茶叶展现出优雅的色泽,为农人带来收益。整首诗词描绘了水的美丽与价值,以及对农耕生活的帮助。最后两句“满酌复携归,良追曲肱意”,表达了诗人对水的回味和对曲肱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对水的描写,展示了水的宝贵和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抒发情感,表达了对水源的敬仰和对水的价值的认可,同时也传递了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安宁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水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农耕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仙人窀穸古,山寂自崔嵬。一柱华天表,千年壮壑隈。春深青薜荔,雨足绿苍苔。世远空遗迹,令威何日回。
依稀九日明朝是,三径情知不到家。随分秋光关节物,桐川道上看黄花。
儿结衰衣妇浣纱,暖风疏雨趱桑麻。金桃接种连花蕊,紫竹称根带笋芽。椎鼓踏歌朝祭社,卖薪挑花晚回家。前村犬吠无他事,不是搜监定榨茶。
人言苕霅下千崖,一水中发两派开。但怪玉浮浮似磬,不知原自泗滨来。
瓮破已甘弃,言收用有方。用时须藉口,照处便安床。不假轩窗力,能回日月光。清平卧其下,自可比羲皇。
散帙有佳趣,俗人那得知。醉乡非为酒,坐隐不关棋。几净幽怀惬,窗明老眼宜。一生无用处,又把教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