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户牖,虚白尊罍,千山尽入孤光。
玉影如空,天葩暗落清香。
平生此兴不浅,记当年、独据胡床。
怎知道,是岁华换却,处处堪伤。
已是南楼曲断,纵疏花淡月,也只凄凉。
冷雨斜风,何况独掩西窗。
天涯故人总老,谩相思、永夜相望。
断梦远,趁秋声、一片渡江。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王沂孙:汉族,生于会稽,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
经常与周公谨、唐玉潜等人相倡和,著有词集《花外集》。
至元年间,为庆元路学正。
他虽做了元朝的官,心理却很复杂,在他的词中,也仍有许多是写故国之思的。只是这种情绪,并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对宋王朝的怀念或民族意识,而是同世事无常、兴亡盛衰不由人意的沧桑感融合在一起,同时又渗透了个人在历史巨变中无可奈何、只能听任摆布的凄凉感。在写作手法上,他比周密、张炎写得更隐晦、含蓄,常常借甲咏乙,借此喻彼,看上去大多只是咏物、写景以及写男女恋情,而在隐隐约约之间,用些特殊的笔法,暗示词中埋藏得很深的真实想法与情感。如《眉妩·新月》中“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齐天乐·萤》中“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天香·龙涎香》中“讯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等,都是如此。其中《齐天乐·蝉》借蝉咏怀,叹息岁时变迁的无情,自述“清高”、“凄楚”,最为人称道。正由于王沂孙是以深隐的笔法抒发复杂的情感,所以词的结构特别地曲折,语言也特别地精细。
王沂孙生年在周密之后,张炎之前。据其《淡黄柳》词题,沂孙于咸淳十年(1274),与周密别于孤山。次年,周密游会稽,相会一月。景炎元年(1276)冬,周密自剡还会稽,二人又复聚别。景炎三年(1278)在越与李彭老、仇远、张炎等赋《天香》诸调,编为《乐府补题》一卷。至元二十三年(1286),沂孙在杭,与徐天佑、戴表元、周密等十四人宴集于杨氏池堂。二十四年,周密得《保母贴》,王沂孙题诗,在赵孟奚谷丁亥(1287)八月跋之后,鲜于枢戊子(1288)再观之前。夏承焘《周草窗年谱》云:“沂孙殆少于草窗,长于仇远,若生于淳佑、宝佑间,卒年才四十左右耳。”。
王沂孙最工于咏物。他现存64首词,咏物词即占了34首。在宋末词人中,王沂孙的咏物词最多,也最精巧。他的咏物词的特点,一是善于隶事用典,他不是直接描摹物态,而是根据主观的意念巧妙地选取有特定含意的典故与所咏之物有机融合,使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相互生发。这就是清人周济所说的:“咏物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浑化无痕,碧山胜场也。”(《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二是擅长用象征和拟人的手法,用象征性的语言将所咏之物拟人化,使之具有丰富的象征意蕴,因而他的词往往被认为有深远的寄托。如著名的《眉妩·新月》: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谩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华影。
词中无法补圆的新月,寄托着词人在宋室倾覆后复国无望的深哀巨痛。而另一首《齐天乐·蝉》所咏的“枯开阅世”而“独抱清高”的蝉,则是遗民身世和心态的写照。
王沂孙词,前人评价甚高,尤其是清中叶以后的常州词派,更是推崇备至。其词艺术技巧确实比较高明,将咏物词的表现艺术推进了一大步,但词境狭窄,词旨隐晦,也是一大缺陷。至于情调低沉,情思缺乏深度和力度,则是与他同期同派词人的通病。
《声声慢》是宋代诗人王沂孙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声声慢
高寒户牖,虚白尊罍,
千山尽入孤光。
玉影如空,天葩暗落清香。
平生此兴不浅,记当年、独据胡床。
怎知道,是岁华换却,处处堪伤。
已是南楼曲断,纵疏花淡月,
也只凄凉。
冷雨斜风,何况独掩西窗。
天涯故人总老,谩相思、永夜相望。
断梦远,趁秋声、一片渡江。
译文:
声声慢
高寒的房门窗户,空空白白的酒杯,
千山皆融入孤独的光芒。
玉影如虚无,天葩暗暗落下清香。
我平生的兴致不浅,记得那年,独自占据胡床。
怎知道,岁月飞转,到处都堪伤感。
南楼已断,悠扬的花儿和淡淡的月光,
都只带着凄凉。
寒雨斜风,更何况我独自掩着西窗。
天涯故人总是变老,徒相思,永夜相望。
梦断千里,趁着秋天的声音,一片渡过江河。
诗意和赏析:
《声声慢》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之情。诗中以高寒的房间、空白的酒杯,表现了孤独和寂寞的意象。千山尽入孤光,玉影如空,天葩暗落清香,描绘了孤寂中的凄美景象。作者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豪情壮志,独自占据胡床,感叹岁月的更迭,到处都是伤感和凄凉。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南楼已断,花儿凋零,月光变淡,暗示着作者身边的环境逐渐荒凉。冷雨斜风,独自掩西窗,突出了作者孤寂的心境。天涯故人总是变老,永夜相望,表达了作者对久别的故人的思念和无尽的相思之情。最后,以趁着秋天声音的一片渡江,描绘了作者对未来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以细腻而凄美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变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岁月的无奈,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思考。
斯人千古必音尘,绝妙肝肠好受宰。四帙升觉悬日月,百年修短误君亲。天边尚记丝纶手,地上今无磊砢人。对此感怀非为此,赎之空拟百其身。
帝赐先生一曲湖,画船领客泛菰蒲。覆茅亭子寻犹远,隔柳人家看似无。渴嗜瀑泉频遣汲,醒行钓岸屡嗔扶。假令不立功名死,史笔须编入酒徒。
衮衮年光挽不留,即今已白五分头。病中对酒犹思醉,梦里逢人亦说愁。青海战云临贼垒,黑山飞雪洒貂裘。丈夫有志终难料,憔悴渔村死即休。
林峦十里上巉岩,飞槛初凭缥缈间。夔子风烟依白帝,夜郎耕稼接鸟蛮。砌横乱石遥临涧,门对高峰近带山。咫尺惊湍呈莫测,每来登此念乡关。
魏国应刘后,寂寥文雅空。漳河如旧日,之子继清风。阡陌铜台下,闾阎金虎中。送车盈灞上,轻骑出关东。相去千馀里,西园明月同。
跳珠雨罢风初静,阑槛凭虚。绛阙清都。只在仙人碧玉壶。九原唤起王摩诘,画作新图。十里芙蕖。乞与知章老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