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绳翁初度》

男儿十六已非孩,心地迷云渐剔开。
虽复词章当藻绘,要从德性植根荄。
谦和孝友能无愧,富贵功名付傥来。
但愿时平早还蜀,田间伴我劚蒿莱。

作者介绍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作品评述

《绳翁初度》是宋代程公许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一个年轻男子的成长心境和追求高尚品德的愿望。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绳翁初度

男儿十六已非孩,
心地迷云渐剔开。
虽复词章当藻绘,
要从德性植根荄。

谦和孝友能无愧,
富贵功名付傥来。
但愿时平早还蜀,
田间伴我劚蒿莱。

译文:
年轻男子十六岁已非孩童,
内心的困惑逐渐消散。
纵然有才华和文采,
更应该以德行为根基。

谦逊、和睦、孝顺、友善,
这些美德不应该辜负。
无论是富贵还是功名,
都要归于自己的努力。

但愿时光平稳早日回到故乡,
在田间努力耕作着蔬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个年轻男子的成长历程为主题,表达了他在十六岁时已经不再是孩童,开始思考自己内心的迷茫和追求。他意识到,虽然才华和文采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诗中强调了谦和、孝友等美德的重要性,并表示不论是富贵还是功名,都应该建立在这些美德的基础上。这表明作者对于个人品德的重视,并希望年轻人能够明白这一点。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的期许,希望能够早日回到平静的故乡,过上朴素而有意义的生活。田间的劚蒿莱象征着平凡的劳作和务实的态度,这也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态度和追求的寄托。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成长和修身的思考,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和平凡生活的价值。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朴实无华的情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过丫头岩》

    告老身心日互催,又将乌帽点黄埃。丫头岩下来仍往,四十三年十二回。

  • 《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

    黄大痴,滑稽玩世人不知。疑似阿母傍,再谪偷桃儿。平生好饮复好画,醉后洒墨秋淋漓。尝为弟子李少翁,貌得华山绝顶之天池。乃知别有缩地术,坐移胜景来书帷。身骑黄鹄去来远,缟素飘落流尘缁。颍川公子欣得之,手持示我请赋诗。我闻此中可度难,玉枕秘记传自青牛师。池生碧莲

  • 《雨夜感怀》

    微雨洒高林,尘埃自萧散。耿耿心未平,沉沉夜方半。独惊长簟冷,遽觉愁鬓换。谁能当此夕,不有盈襟叹。

  • 《醉眠亭》

    醉来丰瘁同,眠去身世失。二乐擅一亭,夫子信超逸。杯行徂老春,肱枕颓升日。壮志未及伸,幽愿良自毕。

  • 《新正过沙堤》

    朝雨黄鹂静,春风暗蕊低。极知来令节,未肯踏深泥。狼藉桃无语,侵寻草满蹊。还闻骑马客,踯躅向沙堤。

  • 《方何二公回自郡所得不同作诗戏之》

    南邻博士只破帏,春来数日分春衣。东风陌上催蒙茀,不许看花缓缓归。那此此理未可诉,破费书厨走长路。静思我咎安致然,杳杳人情无问处。归来粉黛包亦结,安得衾绸更罗列。娇儿冬明示须啼,正恐当寒更无袜。命数从来有奇耦,北里士师真好手。一时欢笑父子同,箧载缣缃船载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