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桂荷君亲拍赠,倾盘高插傍胡床。
儿童谩自温金鸭,三日炉金不敢香。
郑刚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又号观如,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授温州军事判官。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九年,爲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归除权礼部侍郎,寻兼详定一司又兼权刑部侍郎。十年,除试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爲川陕宣谕使。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十七年,以忤秦桧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居住,徙復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事见本集卷末附录郑良嗣《郑公年表》,宋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有传。 郑刚中诗,以清康熙三十六年郑世成刻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金华丛书》所收同治十一年永康胡凤丹据康熙重刻本(简称金华丛书本)及《两宋名贤小集·石羊山房集》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胜仲少卿公岩桂并诗二绝用韵和之》是宋代诗人郑刚中所作。该诗描述了一幅秋日景色中的桂花图景,并夹杂了对儿童玩耍和金鸭的描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运用对比,表达出了一种朴实而柔美的诗意。
诗意:
诗中以秋天的桂花为主题,展现了它的香气和婀娜多姿的形态。诗人以桂花为情感载体,将它与其他元素进行对比,凸显了桂花的独特之美。同时,描绘了儿童玩耍和金鸭的情景,展示了生活的平凡和喜悦。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秋日景色,既传达了桂花的娇艳和芬芳,又表达了生活琐碎中的宁静和欢乐。
赏析:
这首诗采用了七绝的形式,四句一首,通篇使用平仄对偶的韵脚,使得整个诗篇的节奏感强烈,韵律优美。诗人在描写桂花时,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桂花人化,赋予了其亲切感和亲昵感,给人以温馨的感受。描写胡床、金鸭等细节犹如一幅画卷,将读者带入了秋日的生活场景中。
诗中的对比手法也很巧妙。一方面,桂花被描绘得娇艳而高贵,与倾盘、高插相对应,突出了它的独特之美。另一方面,儿童和金鸭的形象则与桂花形成鲜明的对比,呈现出生活的平凡和喜悦。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展示了秋日的多样性和生活的丰富性,传递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珍视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精练而不失细腻地描绘了秋桂的景色和生活中的小细节,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受。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不仅可以感受到秋日的宁静和美好,还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情感的共鸣。
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说。春正好、故园桃李,待君花发。儿女灯前和泪拜,鸡豚社里归时节。看依然、舌在齿牙牢,心如铁。治国手,封侯骨。腾汗漫,排阊阖。待十分做了,诗书勋业。常日念君归去好,而今却恨中年别。笑江头、明月更多情,今宵缺。
秋风慄憀宋玉宅,湍波磕涌三闾祠。行人莫蚩我邦陋,离骚千古芳菲菲。使君玉立笋班上,得州如斗不薄之。冠峨切云佩陆离,欲与二了论襟期。官居仿佛蓬岛似,翠雾白云山四围。向来专怀须岩壑,爱此線溜来逶迤。搜岩剔薮作幽事,便有一派银河垂。酿泉为酒旨且冽,环滁之乐同一时。
垅上痿人卧槁苗,频年郡国诉诸朝。雨师不为苍生起,只纵晴虹作旱妖。
柳老抛绵后,梅酸着骨时。
漱石先生难可意,啮毡校尉久无朋。应知客路愁无奈,故遣吟诗调李陵。
师年过七十,万事总无心。猿鸟窥禅性,鱼龙避梵音。烟消香篆冷,霜入鬓根深。手种庵前树,苍苍十丈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