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十八日》

寒食清明人意闲,春城士女出班班。
柳黄花白楼台外,紫翠江南数叠山。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十八日》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寒食清明人意闲,
春城士女出班班。
柳黄花白楼台外,
紫翠江南数叠山。

诗词的意境主要描绘了寒食节和清明节时节的景象。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清明节前一天,人们在这一天会祭祖、扫墓、野餐等。诗词以寒食节的宁静清幽为背景,表达了人们在这个时节的闲适心情。

首句“寒食清明人意闲”,描述了寒食节和清明节时,人们的心情是宁静和闲散的。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可以放松身心,感受春天的气息。

第二句“春城士女出班班”,描绘了春天来临时,城市里的士人和女子纷纷外出。这里的“班班”意指人们络绎不绝地走出家门,欣赏春天的美景。

第三句“柳黄花白楼台外”,用寥寥数语勾勒出春天的景色。柳树变黄,白色的花朵盛开在楼台之外,展现了春天的色彩和生机。

最后一句“紫翠江南数叠山”,通过紫色和翠绿来形容江南地区连绵起伏的山峦。这一景色更加丰富了春天的气息,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寒食节和清明节时的春天景象,表达了人们在这个时刻的宁静和闲适心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词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春天氛围,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盎然生机和人们的宁静欢愉。

  • 《仙人》

    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鹿饮寒涧下,鱼归清海滨。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

  •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

    醉上轻舟泛渌漪,细穿桥柱独行迟。风前抚掌催花发,惊起群飞五色儿。

  • 《捣衣》

    城上秋风木叶飞,城中思妇捣寒衣。谁怜此夜肠空断,独恨经年戍不归。声度陇云传玉塞,心随关月到金微。相思更有残机锦,愿逐长安一雁飞。

  • 《过九疑》

    二妃千古恨难刊,不为腩巡遂不还。空使湘江江上竹,至今犹染泪痕斑。

  • 《次韩耕道赠别韵》

    一昨羊城别五仟,驾言韶石叩钧天。偏师政拟劘诗壘,汪濑那知滞酒船。但使击书勤雁足,敢思腾上辣鸢肩。区区一取韩康笑,卖药逃名却自然。

  • 《别墅怀归》

    水国初冬和暖天,南荣方好背阳眠。题诗朝忆复暮忆,见月上弦还下弦。遥为晚花吟白菊,近炊香稻识红莲。何人授我黄金百,买取苏君负郭田。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