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竹引泉脉,泓澄潋石盆。
惊鱼翻藻叶,浴鸟上松根。
残月留山影,高风耗水痕。
谁家秋洗药,来往自开门。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圉师之后。太和六年进士第,为当涂、太平二县令,以病免,起润州司马。大中三年,为监察御史,歷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润州有丁卯桥,浑别墅在焉,因以名其集。集二卷,今编诗十一卷。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国圉师之后。登太和六年李珪榜进士第。补诗二首。
石池
通竹引泉脉,
泓澄潋石盆。
惊鱼翻藻叶,
浴鸟上松根。
残月留山影,
高风耗水痕。
谁家秋洗药,
来往自开门。
中文译文:
竹林通往泉水源头,
清澈的水在石盆中汇聚。
惊起的鱼儿翻动着水中的藻叶,
洗澡的鸟儿停在松树根上。
残月照射下山影,
高风吹动着水面的波纹。
谁家在秋天拉起水洗草药,
往来的人自己打开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的形式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以及在此景中所活跃的生物和人的活动。作者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个小池塘的景象。
整首诗以石池为中心,通过描写水、鱼、鸟、月、风等元素,展示了一个静谧而充满生机的小世界。竹林引来了清澈的泉水,汇聚成一个池塘,清澈见底,像一个平静的镜子。然而,鱼儿的惊起,破坏了水面的宁静,翻动着藻叶,给整个景象增添了动感。而洗澡的鸟儿则停在松树的根部,感受到了安全和宁静。
在夜晚,残月的光影投射到山上,映照在水面上,给整个景色增添了一丝幽静的氛围。高风吹动着水面,形成了一道道水痕,仿佛是时间在水中的痕迹。最后,诗中提到有人家在秋天拉起水来洗草药,显示了人在这个自然景观中的生活和活动。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展示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故山无期大刀头,黄尘溽暑未罢休。步云之篇忽我投,便见冰玉悬清秋。顺兴山川甲闽瓯,无风万壑松飕飕。步云之人人品优,御风御寇真其俦。仙人乘槎凌斗牛,回环十见天星周。猿鹤忽惊空蕙帐,周家正要磻溪望。
贵邑清风满,谁同上宰心。杉松出郭外,雨电下嵩阴。度雁方离垒,来僧始别岑。西池月才迥,会接一宵吟。
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数围。洛阳发中梁。松树窃自悲。斧锯截是松。松树东西摧。特作四轮车。载至洛阳宫。观者莫不叹。问是何山材。谁能刻镂此。公输与鲁班。被之用丹漆。熏用苏合香。本自南山松。今为宫殿梁。
前年相送灞陵春,今日天涯各避秦。莫向尊前惜沈醉,与君俱是异乡人。
仙苑蟠桃不老春,三千年实荐芳新。锡开王母瑶池宴,满簇金盘寿圣人。虽云绝品,未足为珍。幸有菩提真妙果,年年同献佛生辰。
东骛并偏门,篮舆兀睡昏。纺灯穿壁罅,吠犬闯篱根。久客悲行役,清愁怯梦魂。余生犹几出,回首付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