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石窗为明上人赋》

何年凿山骨,八面锁苍苔。
海月照还白,天风吹不开。
玲珑宜丈室,明洁称经台。
眼界皆通透,间云任去来。

作者介绍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爲诗文”。以游幕和教馆爲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余。晚年曾自编其诗爲《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譌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余首。

作品评述

《石窗为明上人赋》是宋代黄庚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石窗为明上人赋

何年凿山骨,
八面锁苍苔。
海月照还白,
天风吹不开。
玲珑宜丈室,
明洁称经台。
眼界皆通透,
间云任去来。

中文译文:
多少年来凿开山石,
周围长满了苔藓。
海上明月照得还是明亮,
天风却无法吹开。
它适宜丈夫居住,
光明洁净如经台。
眼界通透无阻碍,
云彩随意来去。

诗意和赏析:
《石窗为明上人赋》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石窗的景象,并通过对其特点的描述,传达了一种意境和诗意。

首先,诗中提到了凿开山石的历程,显示了石窗的人为开凿过程,暗示了人们在努力创造和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在寻求内心的宁静与真理。

其次,诗中描述了石窗四周长满了苔藓,展示了岁月的痕迹。这种自然的生长,与石窗作为人工凿开的构造形成了对比,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接着,诗中提到海上明月照得非常明亮,但天风却无法吹开石窗。这里的"海月"和"天风"可以被视为象征性的意象,代表着广阔的天地之间的力量。石窗的存在似乎与这些力量相对立,保持了自身的独立和独特。

然后,诗中形容石窗适宜丈夫居住,称它为明洁的经台。这里的"丈夫"可以理解为有修养的人,而"经台"则是指清净的地方,具有一种宁静和纯净的氛围。这种描述展示了石窗作为一个隐逸之地的特质,它能够给人带来心灵上的净化和启迪。

最后,诗中表达了石窗的视野通透,能够穿透云彩。这里的"眼界"可以理解为对世界的认知和洞察力。石窗的存在使得人们能够超越尘世的束缚,拥有开阔的视野和深入的思考。

综上所述,《石窗为明上人赋》通过对石窗的描绘,以及与自然、人文的对比,表达了对人与自然、人与心灵关系的思考。石窗作为一个隐逸的象征,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和真理的场所,同时也寓意着人们对世界的洞察和智慧的追求。

  • 《归思》

    蓟北风烟空汉月,湘南云水半蛮边。寒为旅雁暖还去,秦越离家可十年。

  • 《山中》

    万壑松声撼翠微,夜寒风露湿人衣。山翁踏月巡幽径,竹裹笼开鹤未归。

  • 《钦慈皇后挽词二首》

    灵岳占佳气,琳宫閟宝衣。应祈符圣历,锡号焕皇扉。日月尧同数,讴歌启与归。伤心五云去,不见六龙飞。

  • 《靖州太守李秀实挽词二首》

    好学今康鼎,施家古计研。旌麾更楚粤,翰墨过幽燕。晚厌三刀梦,归开九秩年。生荣没无憾,五福定谁先。

  • 《元日泛舟分韵得大字》

    春从水际生,白石映浅濑。一舟何自横,玄寄倏与会。今日是何朝,亦恐鱼鸟怪。晓暾破宿雨,换岁无此快。柁工貌闲暇,一篙有三昧。夷犹我无心,上下听汝辈。断崖舂涛波。千古意不改。中流浸玻璃,绿净吾苦爱。林深故疎密,山远自明晦。隔江见人家,短篱护畦菜。蓑笠弄晚色,真乐

  • 《杂赋》

    中年畏病杯行浅,晚岁修真食禁多。谢客杜门殊省事,一盂香饭养天和。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