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拾得,侧望徒劳。
墨有消时恨不消。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拾得磨墨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绍昙。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磨墨过程的思考和感慨。
译文:
可怜拾得,侧望徒劳。
墨有消时恨不消。
诗意:
这首诗词以拾得磨墨为题材,描述了诗人对磨墨的过程感到诧异和无奈。诗人把拾得的墨进行了磨墨的过程,然而墨却在磨的过程中逐渐消失,最终让诗人感到无比遗憾。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磨墨的过程,折射出人生的无常和虚无。诗人以磨墨的过程来比喻人生的努力和付出,然而最终结果却可能是徒劳无功。诗人用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他对于生命和努力的思考。
诗中的"可怜拾得"表明诗人对于拾得的墨感到可怜和惋惜,也暗示了人生的不易和努力的无奈。"侧望徒劳"则表达了诗人的失望和无奈之情,他看着墨渐渐消逝,却无能为力。最后两句"墨有消时恨不消"直接点明了诗人的遗憾和无奈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简短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人生无常和努力的无奈。它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诗人通过描绘磨墨的过程,以微妙的方式传达了他对于人生中不可逆转的事物的思考,引发人们对于生命和努力的深入思考。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水一塘,fq一只。fq头漾漾知风起,fq背萧萧闻雨滴。醉卧船中欲醒时,忽疑身是江南客。船缓进,水平流。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覆船头。亚竹乱藤多照岸,如从凤口向湖州。
天然石屋两三僧,趺坐寒云几上生。想见瓦炉烟断处,一函经对万松清。
下峡东归十五年,因君话旧意茫然。烦将远道悠悠梦,直到天西暑雪边。
巫山苍翠峡通津,下有仙宫楚女真。不逐彩云归碧落,却为暮雨扑行人。年年旧事音容在,日日谁家梦想频。应是荆山留不住,至今犹得睹芳尘。
旧雨常来,今雨不来,佳人偃蹇谁留。幸山中芋栗,今岁全收。贫贱交情落落,古今吾道悠悠。怪新来却见,文反离骚,诗发秦州。功名只道,无之不乐,那知有更堪忧。怎奈向、儿曹抵死,唤不回头。石卧山前认虎,蚁喧床下闻牛。为谁西望,凭栏一饷,却下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