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十二时歌》

禺中巳,报君学道无门户。
佛语诸经标此心,此心现时寂灭度。
本无迷,曷有悟,真我非身谁作做。
贪嗔痴爱属众生,达者无非涅槃路。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十二时歌》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佛教的智慧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境界和修行道路的思考和领悟。

诗词通过禺中巳的时刻,告诉君子学道是无门无户的,没有固定的入口或门径。它强调了佛教教义中的一点,即通过佛经的教诲,可以认识到人心的本质,而人心的本质在现实生活中是寂灭的。这里的"寂灭"指的是超越欲望和执著,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解脱。

诗词中提到了"本无迷,曷有悟",指出本来就没有迷惑,那么何来觉悟?这里传达了一个思想,即真实的自我并不是身体的存在,而是超越身体的灵性。人们所追求的贪嗔痴爱属于凡夫俗子,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迈向涅槃之路。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教智慧和人生的境界。它呈现了解脱和超越一切欲望的境地,通过佛教的教义,揭示了人心的本质和真实的自我。同时,它也提示了修行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超越世俗的束缚,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这首诗词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引发对人生意义和修行道路的思索。它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佛教智慧的独特魅力。通过诗词的赏析,读者可以从中领悟到超越世俗欲望的重要性,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的意义。

  • 《次韵范参政书怀》

    探梅方忆雪中归,转眼青青子满枝。筑圃漫为娱老计,劈牋又赋送春诗。乞身何日还初服?坐食终年媿圣时。睡起西窗澹无事,一枰闲看客争棋。

  • 《游天台山》

    崔嵬海西镇,灵迹传万古。群峰日来朝,累累孙侍祖。三茅即拳石,二室犹块土。傍洞窟神仙,中岩宅龙虎。名从乾取象,位与坤作辅。鸾鹤自相群,前人空若瞽。巉巉割秋碧,娲女徒巧补。视听出尘埃,处高心渐苦。才登招手石,肘底笑天姥。仰看华盖尖,赤日云上午。奔雷撼深谷,下见

  • 《西岩观瀑水简沈庄仲三首》

    踏石穿云野兴添,傍崖昌歜绿纤纤。幽人近得安心术,撷满相篮意未厌。

  • 《梅花》

    枝枝倚槛照池冰,粉薄香残恨不胜。占得早芳何所利,与他霜雪助威棱。

  • 《奉寄黄任道》

    蒿莱日日没幽居,时得新诗亦自娱。为有远怀希稷高,或时飞梦见唐虞。久谙末俗难谋道,益厌庸儿妄问儒。绝笔断弦无意寄,笑将远目睨清虚。

  • 《西江月》

    迷览千经亦少,悟知一字犹多。太虚鼎里炼冲和。养就玄珠万颗。顺理径游宝界,冲玄道上星河。万神聚会透烟萝。一体无分彼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