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十二时歌》

禺中巳,报君学道无门户。
佛语诸经标此心,此心现时寂灭度。
本无迷,曷有悟,真我非身谁作做。
贪嗔痴爱属众生,达者无非涅槃路。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十二时歌》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佛教的智慧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境界和修行道路的思考和领悟。

诗词通过禺中巳的时刻,告诉君子学道是无门无户的,没有固定的入口或门径。它强调了佛教教义中的一点,即通过佛经的教诲,可以认识到人心的本质,而人心的本质在现实生活中是寂灭的。这里的"寂灭"指的是超越欲望和执著,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解脱。

诗词中提到了"本无迷,曷有悟",指出本来就没有迷惑,那么何来觉悟?这里传达了一个思想,即真实的自我并不是身体的存在,而是超越身体的灵性。人们所追求的贪嗔痴爱属于凡夫俗子,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迈向涅槃之路。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教智慧和人生的境界。它呈现了解脱和超越一切欲望的境地,通过佛教的教义,揭示了人心的本质和真实的自我。同时,它也提示了修行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超越世俗的束缚,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这首诗词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引发对人生意义和修行道路的思索。它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佛教智慧的独特魅力。通过诗词的赏析,读者可以从中领悟到超越世俗欲望的重要性,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的意义。

  • 《郑宗仁会宿山中》

    挑灯怀旧梦,移席近春泉。共话忽深夜,相看非少年。斗徒工末树,粦出雨余田。亦有茅檐下,饭牛人未眠。

  • 《游张园》

    冷局归差早,名园得缓行。穿林山骤出,度硖路微平。霜近柳无色,风生蒲有声。出门还戃怳,满路夕阳明。

  • 《宣城宴六县宰》

    本是词林翰墨臣,诏书特遣牧宣城。使君只办平平政,令尹无要赫赫名。狱苟得情须近恕,财如足用莫求赢。荻花风起江防急,秋阅应令弩手精。

  • 《王叔武示忠州张使君德远近诗次韵三首》

    垂绅立朝著,智略胜吾丘。列戟分名郡,儿童说细侯。卷舍谁罣碍,中外且嬉游。闻说淮南守,天边又拜州。

  • 《幽居初夏》

    路缭长堤北,家居小市西。陂塘晨饮犊,门巷午鸣鸡。妇喜蚕三幼,儿夸雨一犁。衰翁亦放浪,未怕屐沾泥。

  • 《寿乔平章三首》

    老仙何处来,文焰贯东壁。八十五春秋,骨健神气溢。权衡有定度,蓍蔡无遗策。若非安其生,定是李八百。坚苦海津梁,寿斯文命脉。后皇大所畀,陶治妙无迹。故山岂不思,老屋子须柱石。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