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多悲风,萧萧清且哀。
南山接幽垄,幽垄空崔嵬。
白日徒昭昭,不照长夜台。
虽知生者乐,魂魄安能回。
况复念所亲,恸哭心肝摧。
恸哭更何言,哀哉复哀哉。
神仙不可学,形化空游魂。
白日非我朝,青松为我门。
虽复隔幽显,犹知念子孙。
何以遣悲惋,万物归其根。
寄语世上人,莫厌临芳尊。
庄生问枯骨,三乐成虚言。
《诗二首》
高松多悲风,萧萧清且哀。
南山接幽垄,幽垄空崔嵬。
白日徒昭昭,不照长夜台。
虽知生者乐,魂魄安能回。
况复念所亲,恸哭心肝摧。
恸哭更何言,哀哉复哀哉。
神仙不可学,形化空游魂。
白日非我朝,青松为我门。
虽复隔幽显,犹知念子孙。
何以遣悲惋,万物归其根。
寄语世上人,莫厌临芳尊。
庄生问枯骨,三乐成虚言。
中文译文:
松林中吹起凄凉的风,声音清脆而哀怨。
南山连绵至幽垄,幽垄荒凉空荡荡。
白天空荡荡明亮,却不能照耀长夜的台。
即使知道生者快乐,魂魄又能回来吗?
何况还要思念亲人,悲痛得心肝都快崩溃。
悲痛之情无法言表,哀哉,又是多么的哀哉。
神仙不可学,形体消亡只有游魂。
白天不属于我们这个世界,青松却是我们的门。
即使分隔在幽显之间,依然记念着子孙。
怎样才能消解悲伤,万物都归于根本。
寄语世人,不要厌弃青年美酒。
庄子问道士枯骨,三种乐都成了虚言。
诗意和赏析:
《诗二首》是唐代诗人虎丘石壁鬼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悲凉的感叹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高松悲风,萧萧清且哀的景象,以及南山幽垄的荒凉和白日无法照耀长夜的台,衬托出生者的快乐与死者无法回归的悲伤。诗人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生离死别的悲痛。虽然知道神仙无法学习,形体消亡只有游魂,虽然白天不属于人间,但是诗人依然记念着自己的子孙。最后,诗人寄语世人,不要厌弃年轻时的美酒,通过引用庄子问道士枯骨,三种乐都成了虚言的典故,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疑问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诗表达了对生离死别的痛苦和对亲情的思念,以及对人生苦难的思考,给人一种悲哀而深沉的感觉。
东风百里雪初晴,淝口冰开好濯缨。野老拥途知意重,病夫抛郡喜身轻。人心莫厌如弦直,淮水长怜似镜清。回首夕岚山翠远,楚郊烟树隐襄城。
三月江南花满枝,风轻帘幕燕争飞。游人休惜夜秉烛,杨柳阴浓春欲归。
普庵非相亦非名,达本忘情不见人。孤月全收无意识,桂轮独耀绝纤尘。三祗一念汤消雪,万行须臾火烁冰。到此何劳声色问,共君本自镜圆明。若将铜器作天真,背黑面青赚学人。本性如空含万物,妙明寂照岂容尘。山河石壁三春雾,空色全彰六月冰。智自圆明非我所,不拘日月定光明。
凉州四面皆沙碛,风吹沙平马无迹。东门供张接中使,万里来宣布袄敕。敕中墨色如未乾,君王心念儿郎寒。当街谢恩拜舞罢,万岁声上黄云端。安西北庭皆郡县,四夷朝贡无征战。旧时胡虏陷关中,五丈原头作边面。
赐休暂解簿书围,醉草今年颇入微。手挹冻醪秋露重,卷翻狂墨瘦蛟飞。临池勤苦今安有,漏壁工夫古亦稀。樨子问翁新悟处,欲言直恐泄天机。
原郊稚绿未成苍,芽甲森森似蝟芒。急景不堪乌兔路,新年又见燕莺忙。看看地列千机锦,冉冉风传百和香。人事不如春事好,芳菲徒自满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