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石阁春望》

极目千里外,川原绣画新。
方知平地上,见不尽青春。

作者介绍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后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謚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卷九○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司马光诗十四卷,以《四部丛刊》影宋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即宋绍熙刊本,亦即绍兴二年本)爲底本,参校清干隆六年陈宏谋校刊《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陈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四库本)等。底本卷二、卷三有若干首有目无诗,分别据陈宏谋刊本补入。底本卷六《又和讽古》“海客久藏机”一首,与卷一《和之美讽古二首》之二重复,已删略。又辑得集外诗及断句,另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石阁春望》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石阁远眺,欣赏春景的情景。

诗中的第一句“极目千里外,川原绣画新”表达了作者登高远望的景象。司马光站在石阁上,目光可以穿越千里,远眺川原,看到了一幅幅绣画般的新景象。这里使用了绣画的比喻,形容远处的景色美丽绚烂,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接下来的一句“方知平地上,见不尽青春”则表达了作者在高处俯瞰平地时的感受。从高处俯瞰,作者意识到平地上的景色无法尽览,而这些景色中蕴含着无尽的青春活力。这句诗意味深长,可以理解为人生的视角和境遇的不同,导致对世界的感知也不尽相同。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的观景体验,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通过对远景和近景的对比,诗人展示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和人生的短暂。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共鸣。

以下是《石阁春望》的中文译文:

极目千里外,川原绣画新。
方知平地上,见不尽青春。

希望这个分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石阁春望》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 《惠泉》

    遥源辞叠嶂,澄派鉴晴虚。流迅无汾恶,波长尽楚馀。隐之徒酌水,郑伯谩名渠。不必西江去,凭君起鲋鱼。

  • 《送向综通判桂州》

    百粤封疆桂岭崇,□□□□□□口。十城县弩争趋府,五管侯圭尽偃风。

  • 《送客一归襄阳二归浔阳》

    南驱匹马会心期,东望扁舟惬梦思。熨斗山前春色早,香炉峰顶暮烟时。空林欲访庞居士,古寺应怀远法师。两地由来堪取兴,三贤他日幸留诗。

  • 《题汪无际茸游册三首》

    岁穷寒气骄,况复风雨作。底事须游观,而乃得萧索。此意殊泬漻,余子故须噱。聊同弋者慕,肯效屠门嚼。人生本坦荡,谁使攘六凿。蹇予本畸人,所愿每落落。平生踣百忧,于此惕一诺。乃者实惭子,今悔已难昨。幸子妙点染,使我富磅礴。我有一樽酒,与子共斟酌。子歌我起舞,相对

  • 《剑喻》

    黯黯秋水寒,至刚非可缺。风胡不出来,摄履人相蔑。纵挺倚天形,谁是躬提挈。愿将百炼身,助我王臣节。

  • 《夜坐闻鼓声》

    村居乐饮鼓冬冬,亭障无虞岁屡丰。谁道喧呼妨熟睡,老人自爱地炉红。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