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故纷纷漫白头,欲寻归路更迟留。
锺山北绕无穷水,散发何时一钓舟。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世故》是一首宋代王安石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世故纷纷漫白头,
欲寻归路更迟留。
锺山北绕无穷水,
散发何时一钓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他身处在世俗的纷杂中。他渴望寻找回家的路,但因为各种琐事而耽搁。诗中提到锺山北绕无穷水,可能是指在北方有一片广阔的水域。老人愿意放下一切杂念,什么时候才能乘船漫游其中呢?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在世间纷繁事务中徘徊的心境。白头的老人代表着生命的经历和沧桑,他在世故的环境中感到困惑和迷茫。他渴望回归纯粹和宁静的状态,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立即实现自己的愿望。锺山北绕无穷水的描述给人一种广袤而深邃的感觉,也象征着世界的无限可能性。老人希望能够抛开一切杂念,重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在世俗中迷失的心情,并呼唤着对内心真实渴望的追求。它给人一种思考人生和人际关系的启示,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晰,追求真正的自我和内心的满足。
扁舟载双鹤,万卷贮群书。
惨惨高槐落,凄凄馀菊寒。粉墙多记墨,聊为拂尘看。
何处珠帘拥莫愁,笛床歌席近书楼。金炉银烛平原酒,远浦寒星剡曲舟。望里青山仍北郭,行时沟水向东头。老怀不为生离苦,双泪无端只自流。
浩气含真玉片辉,著书精义入玄微。洛阳紫陌几曾醉,少室白云时一归。松雪月高唯鹤宿,烟岚秋霁到人稀。知君济世有长策,莫问沧浪隐钓矶。
孟嘉从宴地,千乘复登临。缘危陟高步,凭旷写幽襟。黄花玩初馥,翠物喜盈斟。云杂组绣色,乐和山水音。旆摇秋吹急,筵卷夕光沉。都人瞻骑火,犹知隔寺深。
弃繻东入武牢关,帝里经年岂是闲。鶂退暂知淹凤藻,鹏残即看上鰲山。讨论想慰门人意,谈笑应开翰长颜。唯我块然谁共处,终朝门掩竹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