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石龟古梅》

妙绝人间独此逢,石龟峰下野桥东。
亭亭玉骨氷肌子,栉栉苍髯绿发翁。
偃蹇生怀千古意,萧疏元是一家风。
何妨少入时人眼,鼎鼐终论第一功。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石龟古梅》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孙应时。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石龟古梅

妙绝人间独此逢,
石龟峰下野桥东。
亭亭玉骨冰肌子,
栉栉苍髯绿发翁。
偃蹇生怀千古意,
萧疏元是一家风。
何妨少入时人眼,
鼎鼐终论第一功。

译文:
奇妙绝伦的景象独自遇见,
在石龟峰下的野桥东边。
它们高挺如玉的枝干如冰,
像栉比苍老的翁的绿发。
它们低垂着,怀揣着千古的情怀,
冷寂而疏远,却是独树一帜的风格。
不必介怀时下人的眼光,
终将被盛誉认可为第一杰作。

诗意:
《石龟古梅》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相融的美丽画面。诗人在石龟峰下的野桥东边,发现了一株特别的古梅。这株梅树枝干挺拔如玉,冰肌子般洁白,它的形态像一个苍老的翁,长满绿发。梅树虽然低垂,但内心怀揣着千古的情怀,它与众不同,独具一格。诗人并不在乎当下人们的评价,相信这株梅树终将被广泛赞誉,成为无人能及的杰作。

赏析:
《石龟古梅》通过描绘一株古梅,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独特。诗中的梅树形象鲜明,以石龟峰和野桥为背景,更显得它的独特之处。梅树的枝干宛如玉骨,肌肤洁白如冰,给人一种高洁、清冷的感觉。而梅树形态苍老,绿发苍髯,让人联想到岁月的积淀和生命的延续。诗人以偃蹇之姿感慨梅树的千古意蕴,认为它的独特之风代表了一种独树一帜的风格。诗末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梅树的自信,相信它最终将被公认为第一杰作。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个体独特价值的肯定,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眼儿媚》

    先来客路足伤悲。那更话别离。玉骢也解,知人欲去,骧首频嘶。马蹄动是三千里,后会莫相违。切须更把,丁香珍重,待我重期。

  • 《偈三首》

    今朝结却布袋口,明眼衲僧莫乱走。心行灭处解翻身,喷嚏也成师子吼。旃檀林,任驰骤。剔起眉毛顶上生,剜肉成疮露家丑。

  • 《宿正觉寺》

    正觉江边寺,风烟罨画然。庭罗合抱树,门泊钓鱼船。暮雨凉初过,中秋月正圆。无人来共赏,独自占江天。

  • 《失调名》

    缺月挂檐牙。

  • 《赠孙花翁》

    我生头发未燥时,花间已歌花翁诗。我发既长今渐白,犹见花翁好颜色。举酒祝翁寿百年,我为诗孙戏翁边。

  • 《奉和春日游苑喜雨应制》

    仙跸九成台,香筵万寿杯。一旬初降雨,二月早闻雷。叶向朝隮密,花含宿润开。幸承天泽豫,无使日光催。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