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檄堪频捧,严程敢少徐。
虽晴恐非久,犹热未全无。
憩息翻增倦,驰驱减壮图。
诗成兼利害,失闷得清臞。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视旱憩镜田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旱灾期间视察田地时的心情和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走檄堪频捧,严程敢少徐。
虽晴恐非久,犹热未全无。
憩息翻增倦,驰驱减壮图。
诗成兼利害,失闷得清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杨万里视察田地为背景,表达了他对旱灾的担忧和对农民生活的关切。
首先,诗中提到了走檄,意味着作者频繁地接到上级的命令,要求他视察田地,这显示了他对农田情况的重视。
接着,诗中提到了严程和徐,这两个人可能是作者的同事或官员,他们在视察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作者认为他们对待问题的态度不够严肃和积极。
诗中还提到了天晴和炎热的天气,作者虽然希望天气能够好转,但他也意识到这种好天气可能不会持续太久,旱情仍然存在。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自己疲倦和奔波的感受,他在视察中感到疲惫不堪,但他仍然坚持驰驱奔波,为了减轻农民的困境而努力。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写诗的目的和心情。他认为写诗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对社会产生影响,带来利益和启示。通过写诗,作者能够摆脱烦闷和压抑,获得一种清爽和宁静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旱灾期间视察田地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他对农民生活的关切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的对比,以及写诗的功用和意义,展现了杨万里独特的诗歌才华和思想深度。
历历四弦分,重来上界闻。玉盘飞夜雹,金磬入秋云。陇雾笳凝水,砂风雁咽群。不堪天塞恨,青冢是昭君。
往年记得归在京,日日访子来西城。虽然对坐两寂寞,亦有大笑时相轰。顾子心力苦未老,犹弄故态如狂生。书窗画壁恣掀倒,脱帽褫带随纵横。喧呶歌诗嘂文字,荡突不管邻人惊。更呼老卒立台下,使抱短箫吹月明。清欢居此仅数月,夜夜放去常三更。别来七年在乡里,已忝三度移双旌。
自卜西南宅,始闻幽赏多。山供映门树,水献卷帘荷。近局棋频赌,邻篘酒屡歌,谁云秘此乐,抛掷与流梭。
二水来从翠岭头,相逢涧谷却同流。冷光如镜清人骨,探借山间六月秋。
中秋花月共徘徊,正喜相逢笑口开。君既不留吾亦去,何时又向此间来。
彭模来往无虚岁,平度山缠一度游。卜宅旧传杨蜀郡,题诗宛在薛嘉州。江云杳蔼吞天远,松槛萧寒唤客留。欲与殊庭追古意,略须桃杏植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