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十恒河沙》

尘尘刹刹号南无,末后收来付老卢。
结果传灯周法界,谁人肯辨此工夫。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诗词:《十恒河沙》
作者:释印肃
朝代:宋代

中文译文:
尘尘刹刹号南无,
末后收来付老卢。
结果传灯周法界,
谁人肯辨此工夫。

诗意和赏析:
《十恒河沙》是宋代佛教僧人释印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佛教的视角,表达了对人世间的虚幻与无常的思考。

诗中的"尘尘刹刹"表达了纷繁世事的变幻无常,而"号南无"则是佛教中称念佛号的修行方法。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在表达人世间的繁华喧嚣与虚幻幻化之间的矛盾与无常。

"末后收来付老卢"是指在世事的终结时,将一切返还给老卢,暗喻诸法无常,一切皆空。这里的老卢可能是指古代民间传说中的收魂的神,代表死亡的象征。

"结果传灯周法界"则表达了佛法的传承和普度众生的愿望。"传灯"意味着佛法的传承,"周法界"则代表了广大的众生。诗人希望佛法能够普照众生,让众生能够得到救度与解脱。

最后两句"谁人肯辨此工夫"则表达了对于佛法的领悟和理解的困难。诗人感叹现实中有多少人愿意花费心力来认识和理解佛法的深意,这是一种对于人们对于真理追求的反思。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通过对世俗繁华的颠扑不破的描摹,表达了对世间万象的虚幻和无常的深刻思考。它通过佛教的视角,传达了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深刻触动,引发人们对于生命的意义和追求的思考。

  • 《次韵吉老十小诗》

    眼看人换世,手种木成阴。藏拙无三窟,谈禅剧七禽。

  • 《西江月(荼コ阁春赋)》

    花气半侵云阁,柳阴近隔春城。画阑明月按瑶筝。醉倚满身芳影。翠格素虬晴雪,锦笼紫凤香云。东风吹玉满闲庭。二十四帘春靓。

  • 《题南雄驿外计堂》

    携家度岭夜乘槎,小泊凌江水北涯。二月山城无菜把,一年春事又杨花。举头海国星辰近,回顾梅山草树遮。客子相逢闻好语,看山只欠到南华。

  • 《踏莎行(春暮)》

    柳暗披风,桑柔宿雨。一番绿遍江头树。莺花已过苦无多,看看又是春归去。病酒情怀,光阴如许。闲愁俏没安排处。新来著意与兜笼,身心苦役伊知否。

  • 《绵州魏成县驿有罗江东诗云芳草有情皆碍马好》

    老夫乘兴忽西游,远跨秦吴万里秋。尊酒登临遍山寺,歌辞散落满江楼。孤城木叶萧萧下,古驿滩声虢虢流。未许诗人夸此地,茂林修竹忆吾州。

  • 《玉楼春》

    红绦约束琼肌稳。拍碎香檀催急衮。陇头鸣咽水声繁,叶下间关莺语近。美人才子传芳信。明月清风伤别恨。未知何处有知音,常为此情留此恨。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