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石湖山居》

越来溪上望,雨涨一篙深。
折苇眠枯叶,老莲生苦心。
水连孤屿远,山入半湖阴。
喜近行春路,时于月下吟。

作者介绍

顾逢,字君际,号梅山,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尝举进士不第,学诗于周弼,与同时陈泷、汤仲友、高常擅名于理宗端平、淳祐间,有苏臺四妙之称。长于五言,弼称之爲顾五言,自署其居爲五言田家。有诗十卷,已佚。元初辟爲吴郡教谕,卒年七十四。事见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四、《元诗选》癸集甲。 顾逢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爲一卷。按:明《诗渊》辑顾逢诗,似将逢与梅山顾先生视爲二人,诗中并有《顾逢诗集》之题,是否一人已不能明。

作品评述

《石湖山居》是宋代诗人顾逢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越来溪上望,雨涨一篙深。
折苇眠枯叶,老莲生苦心。
水连孤屿远,山入半湖阴。
喜近行春路,时于月下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石湖山居的景色和心境。诗中通过几个景物和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赏析:
首先,越来溪上望,雨涨一篙深。这里描述了作者站在溪边,眺望远方,观察到雨水的增涨。"越来溪"是一个地名,"越"指越州(今浙江绍兴),这里可能指的是越州的一条小溪。"雨涨一篙深"形象地表达了雨水的充沛,用"一篙深"来形容雨水的多少,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感。

接着,折苇眠枯叶,老莲生苦心。这里描写了作者在湖边的景象。折断的苇子上堆满了枯叶,而孤独的老莲花却在努力地生长。这种对比,表达了自然生命的坚韧和顽强,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赞美和敬畏。

然后,水连孤屿远,山入半湖阴。这两句描绘了湖水和山峦的景象。"水连孤屿远"说明湖中有孤立的小岛,而且湖面广阔无垠,远处的景色尽收眼底。"山入半湖阴"则形容山峦在湖水的映衬下,投下了一片阴影。这些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绘能力,同时也传达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沉浸其中的心情。

最后,喜近行春路,时于月下吟。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月夜的喜爱。"喜近行春路"说明作者喜欢走在春天的道路上,享受春天的美好。"时于月下吟"则描写了作者在月夜中吟诵诗篇的情景,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和宁静的心态。

  • 《程玉樵方伯德润钱予于兰州藩廨之若已有园 》

    我无长策靖蛮氛,愧说楼船练水军。闻道狼贪今渐戢,须防蚕食念犹纷。白头合对天山雪,赤手谁摩岭海云?多谢新诗赠珠玉,难禁伤别杜司勋。

  • 《祀先蚕六首》

    神之来矣,灵风肃然。云胡不留,旭旐有翩。乃举旧典,几以告虔。降福我邦,于万斯年。

  • 《夏日游德山乾明寺追和宋丞相周公必大之什》

    寺门高敞接层山,殿角低垂瞰碧湾。凉意自生只树底,尘心先堕翠微间。风摇朱实僧前落,路绕苍崖鸟外攀。云榻放参仍假卧,暮天凉月未能还。

  • 《后唐军士谣》

    除去菩萨,扶立生铁。

  • 《代书寄赵宏》

    忆承昨岁致书召,遂入江城同一笑。羸奴小马君所借,出犯朝寒鞅频掉。从来万事固已拙,况乃病敦颜不少。去随众后已自枉,更苦世情非可料。一心耿耿浪诚直,百口幡幡竞诃诮。独君踊跃于我顾,譬于真玉火空烧。别来未几岁云换,杨柳得春还窈窕。东溪最好水已渌,桃李万株红白照。

  • 《书怀》

    处世功名莫躁为,识时机变在防危。吉凶有数曾参易,胜负无心不着棋。事向直中多骨突,人于财上重交知。后车能悟前车覆,箴警何须座右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