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开芡觜铁为须,斧斫沙磨旋付厨。
细嚼兼收上池水,徐咽还成沧海珠。
佳客满堂须一斗,闲居赖我近平湖。
多年不到会灵沼,气味宛然初不殊。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食鸡头》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写了品尝鸡头的情景和感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吹开鸡冠上的红须,
用斧头砍劈,用砂磨磨碾,转付给厨师。
细细咀嚼着,顺便饮上一口池水,
慢慢咽下,竟化成了沧海的珍珠。
我家宾客众多,需要一斗鸡头才够,
在闲居中,我靠近平湖度日。
多年不曾去灵沼,但气味仿佛并未改变。
诗意:
诗人苏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品味鸡头的场景。他描述了鸡头上的红须在风中摇曳,以及制作鸡头菜的过程,并用诗意表达了品味美食的享受。通过吃鸡头,他不仅能够品味美食的细腻口感,还能感受到其中的奇妙变化,将鸡头咀嚼成沧海珍珠。诗人在家中迎接众多宾客,需要大量的鸡头来招待他们。他享受着平静的湖畔生活,但也略感遗憾多年未曾去灵沼,却仍能通过气味体验灵沼的风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比喻手法,将品味鸡头的体验与自然景物和情感联系在一起。诗人通过描绘鸡头上的红须、制作鸡头菜的过程以及品尝的细节,展现了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他将咀嚼鸡头的动作与品味沧海珍珠相比,以突出其口感的鲜美和独特。诗人的生活被描绘成宾客满堂,需要大量的鸡头来款待客人,同时也展示了他享受安静湖畔生活的心境。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灵沼的思念和对气味的记忆,虽然多年未曾去过,但仍能感受到它的独特气息。整首诗以细致入微的描写和鲜明的意象,展示了苏辙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活的感悟。
回首长安泪满衣,东风如旧鬓成丝。扶持衰病元无术,感叹飘零漫有诗。那信梦魂随北雁,忍看霜雪满南枝。幽居只合从公等,自笑年来见事迟。
雁塞五山临汗漫,云州一路出青冥。何因请住嘉祥寺,内史新修湖上亭。
狂风吹覆凤凰巢,鸮鬼朝翔狐夜号。君有朐中千古鉴,世间妍丑想难逃。
善念销嗔恚,无差本自然。花开凡叶木,水打急风舡。拘执恒如缚,能仁学昔贤。神明皆正定,消息更深玄。
欲状江山秀,无如格律诗。形容天际美,假借笔端奇。注目临沧近,沿流北固卑。不因篇咏见,绝景有谁知。
仙苗寿日月,佛界承露雨。谁为万年计,乞此一抔土。扶疏上翠盖,磊落缀丹乳。去家尚不食,出家何用许。正恐落人间,采剥四时苦。养成九节杖,持献西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