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十九哥赴舒州太湖簿仍得假归乡》

初官佐邑少嗟咨,且喜乡关得告归。
松菊门前三径在,烟波江上片帆飞。
枌榆旧社虽堪恋,星火严程不可违。
莫为栖鸾尚卑屑,悔将锦襖换簑衣。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作品评述

《十九哥赴舒州太湖簿仍得假归乡》是宋代诗人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初官佐邑少嗟咨,
且喜乡关得告归。
松菊门前三径在,
烟波江上片帆飞。
枌榆旧社虽堪恋,
星火严程不可违。
莫为栖鸾尚卑屑,
悔将锦襖换簑衣。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杨亿担任官职初期,他在舒州太湖簿做事时得到了假期归乡的喜悦。诗中描绘了归乡路上的景象,包括松树和菊花围绕着三条小径,江上的烟雾和飞船的影子。诗人也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尽管他有重要的公务要完成,但他不敢违背严格的职责。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不愿意为了追求名利而放弃平凡的生活,他后悔曾经将锦绣的服饰换成了简朴的雨衣。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归乡的喜悦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而富有想象力,通过描绘松树、菊花、烟雾和飞船等元素,创造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在表达对家乡的眷恋时,也强调了自己作为官员的职责和使命感,不愿违背纪律。最后两句诗则给人以深思,诗人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冷淡态度,坚持追求内心真实和简朴的生活。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表达,展示了杨亿对家乡的眷恋、对人生追求的思考,以及对名利虚荣的冷峻态度,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 《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 《和方时父立春》

    茶梅有意如相伴,梨枣无根未易栽。稍喜冻逢春渐解,不堪老挟病俱来。久扃北户寒稀出,已落南枝暖再开。忘却玉堂供帖子,牛栏西畔觅诗回。

  • 《赐禁中所种稻米》

    中天铜雀长鸣罢,清御滮池告稔初。刈敛方从弄田出,颁分更自导官馀。霜茎矗秀纡宸玩,玉粒凝甘剩禁储。惭愧有年君赐厚,等閒欹枕梦为鱼。

  • 《送处士武君归章洪山居(一作送武全通处士归隐洪山)》

    形影无群消息沉,登闻三击血沾襟。皇纲一日开冤气,青史千年重壮心。却望乌台春树老,独归蜗舍暮云深。他时纵有征书至,雪满空山不可寻。

  • 《南歌子》

    一点檀心紫,千重粉翅光。蔷薇水浸淡鹅黄。别是一般风韵、断人肠。有艳难欺雪,无花可比香。寻思无计与幽芳。除是玉人清瘦、道家妆。

  • 《菩萨蛮·富阳道中》

    春潮曾送离魂去。春山曾见伤离处。老去不堪愁。凭阑看水流。东风留不住。一夜檐前雨。明日觅春痕。红疏桃杏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