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名胜剩留年,白首犹参五字禅。
寄语蜚廉亟回驭,拟凌风去访诗仙。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十绝句呈章茂深安抚》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追寻名胜剩留年,
白首犹参五字禅。
寄语蜚廉亟回驭,
拟凌风去访诗仙。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陈造对名利的追求之余,对心境与修行的思考。他在追求名胜时,意识到时间的流逝,自己已经步入老年,然而他仍然心怀虔诚,研习禅宗的精髓。他将自己的修行与思考寄托于蜚廉(指诗人之友,也指诗人自己)之上,希望能够尽快回归正道,摆脱尘世之累,以追求更高的境界。他计划凌风而去,拜访那些被尊为诗仙的先贤,希望从他们那里汲取更多的诗意和智慧。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内心追求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诗人通过追寻名胜,意识到时间的流逝,自己已经老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追求,仍然坚持修行。他将自己的心愿寄托于蜚廉之上,表达了对自己的期许和对自身修行的要求。最后,他表达了自己准备凌风而去,去拜访那些被尊为诗仙的先贤,希望能够从他们那里汲取更多的诗意和智慧,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境界。
整首诗词抒发了诗人对名利和修行的矛盾思考,以及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意义的思索。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出诗人对追求更高境界的执着和渴望,以及对诗意和智慧的追求。这首诗词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在名利与修行之间如何抉择。
明月入我牖,娟娟满衣裳。惊风飘疏竹,凌乱舞清光。静坐不能眠,稍知秋夜长。却思古人书,探编开缥囊。一读三四反,人远心茫茫。投编出庭宇,回步影徜徉。长空散白露,暗落点青黄。肃肃晨气动,满地自为霜。
赫蹄之纸,幅不盈咫。字杂众体,诗具二美。不轶不毁,相维天只。意质功伟,有志视此。
久离空向往,重见少相依。款曲论心约,因循与愿违。今逢声气是,但觉鬓毛非。祸患今相问,从此死处归。
一番飞次春风巧,细看工夫。点缀红酥。此际多应别处无。玉人不与花为主,辜负芳菲。香透帘帏。谁向钗头插一枝。
霜雪岩岩百物残。不禁长夜苦漫漫。化工自促归元命,岁德回机养大还。蟠地轴,定天关。玉封琼岛及三山。真仙不管人间世,几见黄尘沧海
终日游山困,今朝始傍河。寻芳愁路尽,逢景畏人多。鸟语催沽酒,鱼来似听歌。醉时眠石上,肢体自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