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十六日水退雨不已次受益韵二首》

七年逢四潦,苟活到于今。
每值月离毕,难逢木守心。
江兼湖共满,忧与恨俱深。
万顷青身没,田家泪湿襟。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十六日水退雨不已次受益韵二首》是宋代方回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七年四潦之后幸存下来的感慨和思考。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受益韵首
十六日水退雨不已,
曾经历过七年四潦。
如今虽然苟延残喘活到了今天,
每当月圆之时却难以保持守正之心。
江河和湖泊一同涨满,
我心中的忧愁和悲痛同样深沉。
万顷青葱的土地已经沉没,
农家的泪水湿润了我的胸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亲身经历的七年四潦为背景,表达了他在逆境中的生存与坚持。诗中,作者以"水退雨不已"来形容自然灾害的破坏力,显示了生活的不易和艰难。然而,尽管经历了悲惨的岁月,作者仍然坚持活下来,并思考人生的意义。每当月圆之时,他却难以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正直,这反映了作者在艰难环境中的挣扎和困惑。

诗中的江河和湖泊涨满,象征着外在环境的变化和不稳定。作者的内心同样充满了忧愁和悲痛,这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痛苦和遭遇的深刻感受。最后两句描述了田地被淹没和农家泪水湿润胸衣的情景,表达了农民的苦难和无奈,以及作者对此的同情和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灾害和人们的困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痛苦和对人性的思考。它传达了一种悲壮的情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逆境中对生命的顽强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 《故少师张魏公挽词三章二章》

    手麾日三舍,身驭月重轮。始是岷峨秀,前无社稷臣。向来无破斧,何用更洪钧。只使江淮草,明年不作春。

  • 《句》

    金谷路尘埋国艳,武陵溪水泛天香。

  • 《赠萧都官》

    萧郎自小贤,爱客不言钱。有酒轻寒夜,无愁倚少年。闲寻织锦字,醉上看花船。好是关身事,从人道性偏。

  • 《春晚》

    今年病过春,得健春欲尽;更堪风雨横,红湿栖绿润。一笑本自难,造物复尔吝。榆荚堆平阶,柳絮飞作阵。尘埃生破榼,霜雪满衰鬓。平生慕陶谢,著语终不近。

  • 《二月六日初见待漏房前柳色微绿欣然成咏》

    宫城映出丝丝绿,顿觉皇州春意回。从此不辞驱瘦马,六街终日踏尘埃。

  • 《偈颂五十一首》

    摩竭提国,亲行此令。尽大地人,丧身失命。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