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士马后见赤松舒道士》

满眼尽疮痍,相逢相对悲。
乱阶犹未已,一柱若为支。
堰茗蒸红枣,看花似好时。
不知今日后,吾道竟何之。

作者介绍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递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谿人。补诗二首。

作品评述

诗词《士马后见赤松舒道士》是唐代贯休所作。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眼尽疮痍,
相逢相对悲。
乱阶犹未已,
一柱若为支。
堰茗蒸红枣,
看花似好时。
不知今日后,
吾道竟何之。

译文:
眼前尽是战争的残痕,相遇时互相感到悲伤。
战乱的阶梯还未停止,一根柱子倒如支撑。
煮茶的水蒸发着红枣的香味,看花时仿佛是美好的时光。
不知道今后的道路将何去何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所处时代的悲苦景象。战争的破坏和伤痛无处不在,人们相遇时都充满了哀伤之情。社会秩序凌乱,一切仍未恢复。然而,即便在如此残酷的环境中,作者仍然能够欣赏到一些美好的事物,如茶的香味和花的美丽。最后,作者对未来道路的发展感到迷惑和困惑。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战乱时期的苦难和困惑。疮痍和悲伤是整个诗歌的主题,在描绘战争的景象中,诗中描写了一根柱子,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坚持和支撑。然而,即使在如此困境中,作者依然能够从一些细小的美好事物中寻找慰藉,如煮茶时弥漫的香味和美丽的花朵。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道路的迷茫和疑惑,暗示了诗人对时代变革的忧虑。整体上,这首诗以简练而富有表达力的语言展现了唐代战乱时期的真实感受,展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送开公归径山》

    白头住世我无日,破衲出家师妙年。衮绣门犹自妄,瓶盂踪迹不离禅。鸡催晓月人奔渡,雁唤西风叶满船。梦境相逢便相别,万峰秋色正磨天。

  • 《乱离杂诗》

    草木风声势未安,孤舟惶恐再经滩。地名末旦埋踪易,楫指中流转道难。天意似将颁大任,微躯何厌忍饥寒。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 《泊雷江》

    沽酒难浇傀儡胸,风平浪息卧孤篷。寒知僵舣雷江口,醒落狂吟雪店中。劳去有身侔病鹤,愁回无耳听哀鸿。行人那比淮人逸,豆饭藜羹乐岁终。

  • 《龙溪道中》

    潮痕初涨没汀沙,隔岸青帘认酒家。要识江乡春事晚,东风吹尽野棠花。

  • 《南歌子词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胜曲尘 一作:蒙曲尘)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浣溪沙 寿南阳周文卿八十》

    落日吴江驻画桡。招提佳处暂逍遥。海风吹面酒全销。曲沼芙蓉秋的的,小山丛桂晚萧萧。几时容我夜吹箫。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