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石南康挽词》

挺挺石可转,恂恂衣不胜。
平生忧国志,长夜读书灯。
大易窥三古,中庸进百能。
惜哉天不憗,无复见川增。

作者介绍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石南康挽词》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挺挺石可转,恂恂衣不胜。
中文译文:坚硬的石头可以转动,恭谦的衣裳无法容纳。

诗意:这两句描述了作者石南康的品质和态度。第一句中,“挺挺石可转”表达了石南康坚忍不拔的品质,即使面对困难和逆境,他也能扭转局面。第二句中,“恂恂衣不胜”揭示了他谦和内敛的性格,他的品行超越了外表所能承载的范围。

赏析:作者通过这两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描写,展示了石南康的坚定和谦逊。石南康是宋代初期的名士,他对国家忧虑、勤奋读书的精神使他成为当时的楷模。诗中的“挺挺石可转”和“恂恂衣不胜”形象地描绘了他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我的严格要求。这样的品质和态度在儒家文化中被高度推崇,因为它们体现了士人应有的为人处世之道。

接下来的两句诗描述了石南康的学识和思想。第三句“平生忧国志,长夜读书灯”表明他一生都忧国忧民,献身于国家的事业。他夜以继日地阅读书籍,不辞辛劳,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之一。

最后两句“大易窥三古,中庸进百能。惜哉天不憗,无复见川增”则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不满和对自己无法更进一步的遗憾。石南康研究《易经》等经典著作,援引古人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他奉行中庸之道,追求百事万能,可惜时运不济,无缘见到更多的川增(指进步、成长)。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石南康的品质和思想。他坚定不移、谦逊有度的性格令人敬仰,他的学识和忧国之志也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然而,作者也透露了对时代的不满和对自身成就的遗憾,使整首诗词更加真实、感人。

  • 《送舒殿丞》

    紫盖亭亭秀荆渚,股分采水穿林莽。尚想当年老阿瞒,燕骑蛇予走先主。

  • 《赠萧少府》

    上德如流水,安仁道若山。闻君秉高节,而得奉清颜。鸿渐升仪羽,牛刀列下班。处腴能不润,居剧体常闲。去诈人无谄,除邪吏息奸。欲知清与洁,明月照澄湾。

  • 《赠吴太博二首》

    银兔频年滞使麾,曲台犹掌一王仪。四巡奏颂推严笔,千牍程书入汉帷。驷里飞觞酣玉液,天街叠鼓候金羁。前期侍从丹涂地,秘殿螟风拂翠緌。

  • 《误国权臣第三》

    苍生倚大臣,此风破南极。开边一何多,至死难塞责。

  • 《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宿觉庵》

    公说曹溪事,经今六百年。庵基平地筑,碑记远人传。种竹初遮日,蔬岩只欠泉。自当居鼎鼐,岂在学修禅。

  • 《还成都》

    匹马关山不自怜,归来巾几更萧然。剑门南北等为客,木偶东西聊听天。未省繁华宽旅思,可将奔走负流年。夜凉早梦秋风起,催上山阴万里船。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