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石盆水窠》

数叶玉簪敷翠,一拳水石含秋。
何须坐我濠濮,自觉心清境幽。

作者介绍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作品评述

《石盆水窠》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数片翡翠簪子镶嵌在水面上,一块凹陷的水石中蕴含着秋天的气息。为何要在这个水潭旁坐着呢?内心自觉清净,环境幽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清新的景象,通过对翡翠和水石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恬淡。翡翠簪子的闪耀光彩和水石的凹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寓意着世俗的繁华与内心的宁静之间的对立。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静坐,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清净,表达了对繁杂世界的超脱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和对世俗喧嚣的超脱。诗中的翡翠簪子和水石形象生动,翡翠的闪耀和水石的凹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与外界环境的不同。诗人选择在这个幽静的水潭旁坐下,意味着他追求宁静、远离尘嚣的心态。他感受到了内心的清净和宁静,自觉与世俗的喧嚣分隔开来。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远的意境,呼应了宋代文人追求心灵自在和超脱尘世的文化氛围。

  • 《西江月》

    人世一场大梦,我生魔了十年。明窗千古探遗编。不救饥寒一点。更被维摩老子,不教此处容言。炉熏清炷坐安禅。物物头头显现。

  • 《应约访遗绡女子》

    何人遗下一红绡,暗遣情怀意气饶。勒马住时金{左革右登}脱,亚身亲用宝灯挑。轻轻滴滴深深染,慢慢寻寻紧紧□。料想佳人初失却,几回织手摸裙腰。

  • 《满庭芳》

    又喜椒觞到手,宝胜里、仍剪金花。

  • 《括满江红》

    寂寞江城,DED5只共、梅花幽独。揩病眼、佳人何许。嫣然空谷。幻出天姿真富贵,朱唇滞酒红生肉。笑漫山、繁李与夭桃,俱粗俗。迟日丽,春睡足。明月照,尤清淑。算移根千里,远从西蜀。流落天涯应可念,为渠剧饮仍歌曲。怕明朝、酒醒落纷纷,那忍触。李白襄阳歌:落日欲没岘山

  • 《敬酬王明府诗》

    星稀初可见。月出未成光。澄江照远火。夕霞隐连樯。贱躯临不测。玉体畏垂堂。念别已零泪。况乃思故乡。

  • 《舟中睡起》

    铜盘绿水浸红蕖,风卷纱幮睡足初。金殿故人如借问,为言病酒懒修书。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