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軿月驾要人收,合着亭台在上头。
曳影轩窗含远瀑,行空阿阁俯高秋。
招延风物争人胜,揽驻湖山放月流。
何得更言官酝美,世间应笑鹤扬州。
《十三夜叠前韵》是明代诗人程嘉燧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云軿月驾要人收,合着亭台在上头。
译文:蓝天上飘浮的云彩像细腻的绸缎,明月像一轮明珠高挂在天空,将它们收纳起来。
诗意:诗人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朦胧的夜晚景色。云彩飘荡,月亮高挂,构成了一幅幽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用意境来表达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赏析: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云彩和月亮,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人将云彩形容为蓝天上的细腻绸缎,月亮则像一颗明珠悬挂在天空。这种细腻的描写给人以美好的感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祥和的夜晚。
诗中的“亭台”指的是精巧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与云彩和月亮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通过“曳影轩窗含远瀑,行空阿阁俯高秋”,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进一步增添了诗词的意境。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们对美的认知的讽刺。他提到“招延风物争人胜,揽驻湖山放月流”,强调了人们对美景的争相追逐,并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追求。然而,他也指出了现实社会中对美的欣赏和理解的相对浅薄,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轻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而婉约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色,并以此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晚云阴映下空城,六代累累夕照明。玉井已干龙不起,金瓯虽破虎曾争。亦知霸世才难得,却是蒙尘事最平。深谷作陵山作海,茂弘流辈莫伤情。
芙蓉帘幕扇秋红,蛮府新郎夜宴同。满座马融吹笛月,一楼张翰过江风。杯黏紫酒金螺重,谈转凋珰玉麈空。深荷良宵慰憔悴,德星池馆在江东。
望望不可到,行行何屈盘。一迳林杪出,千岩云下看。烟岚半明灭,落照在峰端。
屈尽纤纤销尽眉,广宁消息竟迟迟。十年笑语灯前事,千里关山枕上期。萱草既零堂北雨,梅花将发岭南枝。青春尽伴寒更老,再莫相逢日落时。
细雨度深闺,莺愁欲懒啼。如烟飞漠漠,似露湿凄凄。草色行看靡,花枝暮欲低。晓听钟鼓动,早送锦障泥。
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满城风色,漠漠楼台隔。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关山绝,乱云千叠,江北江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