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几蒲团石室中,细书抱仆校参同。
寄声碧眼朱高士,何必携琴下阆风。
石室
竹几蒲团石室中,
细书抱仆校参同。
寄声碧眼朱高士,
何必携琴下阆风。
中文译文:
坐在石室中的竹几和蒲团上,
手捧着细细的书,品味仆校(学者的见解)。
向碧眼朱高士寄托心声,
何必携琴下山风。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在石室中阅读书籍的人。他坐在竹几和蒲团上,专注地读着一本细小的书。他向眼睛明亮的高士倾诉自己的心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考。最后,诗人说高士不必携琴下山,可能是指高士不必特地去寻找灵感,而应该专注于读书和思考的过程中。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了读书的情景和思考的内涵。通过描述石室、竹几和蒲团等细节,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专注阅读的氛围。诗中的“细书”和“抱仆校”表达了读者钻研书籍的态度和热情。寄托心声给予了诗人与高士之间的交流和分享的意味。最后一句“何必携琴下阆风”,表达了诗人认为真正的灵感并非来自于外在的事物,而是通过专注阅读和思考来获得。整首诗意境清新,寓意深远,值得品味。
手种梅无恙,苍苔满树身。可怜开较早,不待远归人。
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廊腰得风远,树罅见星疏。门掩鸦栖後,钟鸣月上初。青灯尚堪近,起了读残书。
重楼燕子隔天涯,五柳阴疏未聚鸦。十日春寒淹雨雪,几番风信到梨花。横塘水长听莺处,小巷泥深卖酒家。多少朱门咽弦管,沉香火底按琵琶。
自笑荒才非世用,功名都付悠悠。断肠怕上夕阳楼。萧萧枫叶下,漠漠苇花秋。日月未知忙底事,东生又复西流。古人不见使人愁。秋兰无处采,流水满芳洲。
山云蝉满树,欲住更何安。上国回将晚,孤峰别自难。碛遥鸿未到,江近夜先寒。泉石虽堪恋,行人不愿看。
路入永宁方午阴,禅师聊复坐沉吟。欲将门外葫芦水,倒作田间三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