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诗思十首》

忝窃严陵郡,依稀陆放翁。
作诗逾万首,浪仕只千穷。
醉臣三更后,閒吟两纪中。
时时落幽梦,渔笛鉴湖东。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诗思十首》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思十首,是我谦逊地效仿着严陵郡的风范,依稀看到陆放翁的身影。我写了超过一万首诗,却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浪仕。在深夜的时候,我常常醉醺醺地唱着诗,而在闲暇的日子里,我则沉思默想。时常我会陷入幽幽的梦境之中,渔笛的声音在东湖上回荡。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方回的自谦之情和对传世名家的敬仰。诗人谦称自己只是效仿了严陵郡和陆放翁,虽然作了许多诗,却并不自视甚高,反而感到自己贫穷无能。他在深夜醉酒后吟咏诗篇,闲暇时静心思考,表现出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投身其中的态度。诗人还提到自己常常陷入幽梦之中,这可能是指他在诗思中不断追寻灵感和创作意象的过程。最后,他提到渔笛的声音在东湖上回荡,这或许是指他身处湖畔,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诗意的灵感。

这首诗词展现了方回作为一位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创作情感。虽然他自谦身份卑微,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却是不可动摇的。通过描绘醉酒吟咏和闲暇思考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诗意世界的向往。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使读者可以感受到方回内心的深情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

  • 《玉楼春》

    台门瑞霭光阳动。人语鼓声沈汹汹。观风堂迥暗香飘,卷雨楼前寒翠拥。锋车促入承天宠。丹诏衔来须彩凤。五丝宫线日边长,看补岩廊龙衮缝。

  • 《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

    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参差丽双阙,照耀满重闱。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临波无定彩,入隙有圆晖。还当葵藿志,倾叶自相依。

  • 《伏虎林应制》

    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俱破胆,那教猛虎不投降。

  • 《八月初十日瘧起行园》

    瘧鬼自与诗人谑,小儿狡狯弄炎凉。蔬肥夜雨园丁逸,果熟秋风稚子忙。枕臂閒思新药灶,扶头欲起候茶枪。故园青桂华如水,归汎天风浩荡香。

  • 《赠净因臻长老》

    十方老僧十年旧,燕坐绳床看奔走。远游新自济南来,满身自觉多尘垢。暖汤百斛劝我浴,骊山衮衮泉倾窦。明窗困卧百缘绝,此身莹净初何有。清泉自清身自洁,尘垢无生亦无灭。振衣却起就华堂,老僧相对无言说。南山采菌软未干,西园撷菜寒方茁。与君饱食更何求,一杯茗粥倾铜叶。

  • 《杂曲歌辞·少年行四首》

    少小边州惯放狂,骣骑蕃马射黄羊。如今年事无筋力,犹倚营门数雁行。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等闲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霜满中庭月过楼,金尊玉柱对清秋。当年称意须为乐,不到天明未肯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