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江头风昼息,掀天雪浪平如席。
沿崖小泊客心宽,攀萝曾看望夫石。
天涯望断人不归,露寒犹想泪沾衣。
争似石翁携石姥,年年对峙夹罔道。
人归人去我何心,雨沐风餐人自老。
比翼鸟,连理枝。
年多物化徒尔为,长生殿里知不知。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石翁姥》是宋代刘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石翁姥》
采石江头风昼息,
掀天雪浪平如席。
沿崖小泊客心宽,
攀萝曾看望夫石。
天涯望断人不归,
露寒犹想泪沾衣。
争似石翁携石姥,
年年对峙夹罔道。
人归人去我何心,
雨沐风餐人自老。
比翼鸟,连理枝。
年多物化徒尔为,
长生殿里知不知。
诗意和赏析:
《石翁姥》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
诗的开头描绘了江头采石的景象,风息雪浪平如席,形容了山水之间的宁静和美丽。接着,诗人提到了攀萝(攀爬藤萝)的经历,曾经在这里看望过夫石。这里的夫石可以理解为已故的丈夫,通过攀爬藤萝来表达对夫石的怀念和思念之情。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离别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天涯望断人不归,表达了对亲人离去的痛苦和无奈。露寒犹想泪沾衣,描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思念之情。
然后,诗人将目光转向石翁和石姥,以对比的方式展示了自己与他们的不同。石翁和石姥象征着长寿和坚固,年年对峙夹罔道,表达了他们在岁月中的坚守和不变。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诗人自己,人归人去我何心,雨沐风餐人自老,表现了作者自身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两句诗以比翼鸟和连理枝的形象来寄托对爱情和美满婚姻的向往。然而,年多物化徒尔为,长生殿里知不知,表达了对长久的美好的担忧和怀疑。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思考,以及对离别、孤独和对爱情的向往的情感。通过自然景色与人情感的交融,赋予了诗词深刻的内涵和共鸣。
派里人人有集开,竞师山谷友诚斋。只饶白下骑驴叟,不敢勾牵入社来。
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百华开烂漫,觑见没可睹。
长松荫高原,虚亭写清泚。重重夕阳山,忽堕清谈里。吾生溪壑心,苦受尘氛累。昔从笔墨间,涂抹聊尔耳。亦知不疗饥,性僻殊事此。有如鱼吹沫,不自知所以。世人不相谅,调笑呼画史。纷然各有须,缣素盈案几。袜材真足厌,研吮良自耻。经旬一执笔,累岁不盈纸。交游怪逋慢,往往
唱到阳关第四声。香带轻分。罗带轻分。杏花时节雨纷纷。山绕孤村。水绕孤村。更没心情共酒尊。春衫香满,空有啼痕。一般离思两销魂。马上黄昏。楼上黄昏。
谷水由来出小湖,渚城辟塞总春芜。战场吴楚看犹在,折戟沙中定有无。
金丸未熟樱桃过,锦幄俱空芍药来。共坐晚凉观物化,床头有酒为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