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十五日过小孤山》

沃野迥千里,岿然突孤标。
崖分势亦裂,江静影频摇。
栖鹘巢何险,盘柯冻不凋。
吾行足观览,未觉客程遥。

作者介绍

张栻(一一三三~一一八○),字敬夫(《诚斋集》卷九八《张钦夫画像贊》作钦夫),号南轩(同上书卷七三《怡斋记》作乐斋),祖籍绵竹(今属四川),寓居长沙(今属湖南)。浚子。从胡宏学,与朱熹、吕祖谦爲友。以荫入仕。高宗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浚爲江淮东西路宣抚使,辟爲书写机宜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二)。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汤思退用事,主和议,随父罢。干道初,主讲岳麓书院。五年(一一六七),起知抚州,改严州。六年,召爲吏部员外郎兼权起居郎侍立官,寻兼侍讲,迁左司员外郎。明年,出知袁州,以事退职家居累年。淳熙元年(一一七四)起知静江府,广南西路安抚经略使。五年,除荆湖北路转运副使,改知江陵府、荆湖北路安抚使。七年卒,年四十八。有《论语解》、《孟子详说》、《南轩先生文集》等。事见《晦庵集》卷八九《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诚斋集》卷一一六《张左司传》,《宋史》卷四二九有传。 张栻诗,以明嘉靖元年刘氏慎思斋刻《南轩先生文集》(四十四卷,其中诗七卷)爲底本。校以明嘉靖缪辅之刻本(简称缪刻本)、清康熙锡山华氏刻本(简称康熙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作品评述

《十五日过小孤山》是宋代张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沃野迥千里,
广袤的平原地域遥远,
岿然突孤标。
小孤山孤立高耸,
犹如一根独立的旗杆。
崖分势亦裂,
山崖分岔处形势险峻,
也呈现出裂缝的样子。
江静影频摇。
江水平静,却频繁摇曳着山峦的倒影。
栖鹘巢何险,
鹘鸟在这里筑巢的地方是多么危险,
盘柯冻不凋。
山上的松柏树结满了冰霜,但仍然不凋零。
吾行足观览,
我行走得足够,可以欣赏到这一切美景,
未觉客程遥。
却并不觉得旅途遥远。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经过一座小孤山的景象。广袤的沃野与孤立的小山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山峦的高耸与孤独。山崖的分岔处展现出险峻的形势,而江水的平静与山峦的倒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诗中以栖鹘巢和盘柯冻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界中的生命力与坚韧不拔的品质。作者通过自己的行走与观赏,感受到了这一景色的美妙,并没有觉得旅途遥远,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感知和对生命的热爱。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主题,通过描写山峦、江水和树木等元素,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和欣赏。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暗含了对生命的热爱、坚韧不拔和对困境的克服。这首诗的意境清新自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喜爱和对生命的深思。

  • 《游金明池》

    万座笙歌醉复醒,绕池罗幕翠烟生。云藏宫殿九重碧,春入乾坤五色明。波底画桥天上动,岸边游客鉴中行。金舆时幸龙舟宴,花外风飘万岁声。

  • 《小重山》

    风_池荷雨盖翻,明珠千万颗,碎仍圆。龟鱼浮戏皱清涟。翠光映,垂柳幂瑶烟。幽兴寓薰弦。俗尘飞不到,小壶天。身闲无事自超然。拚酩酊,一枕游仙。

  • 《送从叔重赴海南从事》

    又从连帅请,还作岭南行。穷海何时到,孤帆累月程。乱蝉吟暮色,哀狖落秋声。晚路潮波起,寒葭雾雨生。沙埋铜柱没,山簇瘴云平。念此别离苦,其如宗从情。

  • 《过鼌掾端智》

    西风吹晚雨,饥雀噪寒丛。文举对谈客,坐慙觞豆空。咄嗟宦游子,贫病略相同。斗俸折腰得,醉钱常不供。君看北里儿,高堂燕歌钟。虽夸酒无算,饱德何由丰。吾岂乞墦者,不为妻妾容。永怀冰蘖操,未媿屠酤雄。

  • 《送丁子章将漕湖南三首》

    岳麓猿声里,湘流鴈影边。自天持一节,到日是新年。身退名逾重,今稀古则然。黄花非不好,只是插离筵。

  • 《乍归九首》

    弛檐逢除夕,檀栾共拥炉。把如为客看,还得似家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