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出升平世,禾生大有年。
四克今日月,六合古山川。
反朴次三五,古文丁一千。
王功因各定,大作不相沿。
主化布于下,人心孚自天。
上方求士切,公亦立仁先。
才行苟并至,位名尤两全。
末由弓冶手,安比父兄肩。
幸及布衣仕,宜希守令先。
尺刀元并用,丹白具同研。
去吏多甘老,休兵坐力田。
干戈包已久,永卜本支延。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诗一首》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文出升平世,禾生大有年。
文学之兴盛与社会的安定繁荣相辅相成,农田丰收的年景也十分丰富。
四克今日月,六合古山川。
四季交替,今天的月亮,六合之间的古老山川。
反朴次三五,古文丁一千。
反对朴素的作风,追求精致的艺术表达,古代文人的才华千变万化。
王功因各定,大作不相沿。
王者的功绩因个人的努力而确立,伟大的作品并不是靠传承而来的。
主化布于下,人心孚自天。
君主的德行影响着下属,人们对君主的信任如同对天命的信仰。
上方求士切,公亦立仁先。
上级追求有才德的士人,公众也推崇有仁德的先行者。
才行苟并至,位名尤两全。
只要才华和品行兼备,地位和名声都能兼得。
末由弓冶手,安比父兄肩。
即使是从事弓箭和铁匠的手艺,也能比肩父兄。
幸及布衣仕,宜希守令先。
幸运地成为官员,应该以守令为先。
尺刀元并用,丹白具同研。
尺寸和刀剑都能同时使用,丹砂和白砂都能一同研磨。
去吏多甘老,休兵坐力田。
辞去官职的人多是甘愿老去,休兵则是为了耕种田地。
干戈包已久,永卜本支延。
战争已经持续很久,永远也无法根除根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欧阳修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他通过对文学、政治、道德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繁荣的向往,对才德兼备的追求,以及对战争和动荡的忧虑。整首诗词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貌和价值观。
天公属月为眼睛,晓夜不息天中行。痴人习见圆复缺,谓此眼睛非长明。渠思一照千古白,奚分朔望阴与晴。彼昏病痴苦营营,以月视之蝇在罂。
识得本真,不随生灭。霁云磨空,秋波濯月。
窈窈林影深,澹澹波光冷。异哉浊恶世,有此清凉境。侧身朱栏上,风烟得几顷。啸声出奇响,疑在苏门岭。荷气递遥馥,如窥太华井。要须从翁游,岸巾闲日永。
白驹不可驻,尺璧非所珍。独把一鳟酒,悲歌送徂春。歌阑酒亦尽,回头迹已陈。自笑十年仕,尚弥天下津。岂无濯缨水,奈尔长路尘。命也复何道,今人犹昔人。
光阴倾与篆烟消,十八年华似昨朝。久负君恩惭老大,已衰心力叹飘萧。官闲自可从乡饮,情至因忘对客谣。一笑春红真漫耳,傍人已道色全饶。
双眉初出茧,两鬓正藏鸦。自有王昌在,何劳近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