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试院中》

少时操笔坐中庭,子墨文章颇自轻。
圣世选材终用赋,白头来此试诸生。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诗词:《试院中》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少时操笔坐中庭,
子墨文章颇自轻。
圣世选材终用赋,
白头来此试诸生。

中文译文:
年少时,我坐在院子中写字,
我自认为作文轻松自如。
在这个圣明的时代,选拔人才最终还是以赋诗为主,
我年老时来到这里考察这些学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描述了作者年少时在院子中写字的情景,并表达了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信。诗中提到了圣世选材终用赋的观点,指的是在当时的社会中,选拔人才时以诗赋的才能为重要标准。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年老时来到考场考察学子的情景。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科举制度对文人的重要性,以及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信。王安石作为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化改革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文学才能的重视和赞美。诗中运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以及对时代背景的巧妙描绘,体现了王安石独特的文学风格。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王安石对自己才华的自信态度,同时也折射出宋代社会对文学才能的重视。通过对诗意和赏析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词的内涵和时代背景。

  • 《春阴》

    膏泽乘时要发生,云师可是太无情。朝朝只解连空晦,好雨终悭造不成。

  • 《木兰花慢 元夜宴王三舍人宅,有大塔松灯之》

    爱玲珑红玉,光照夜,满庭春。更翠焰浮空,朱明射月,和气留人。河东上元佳节,念客怀、谁作□情亲。喜二三更雅集,清欢满意殷勤。人生元夜几番新。贤主亦佳宾。尽月转参横,香残烛烬,犹胜芳晨。团*膝前儿女,放杯行、到手莫辞频。灯火佳庭此夕,明朝世务红尘。

  • 《赏桂》

    驾言适东野,聊以慰离索。摄齐甫升堂,开尊随命酌。芳鲜罗果羞,珍重如宿约。主客成五人,爽气涵秋岳。风生雄辩豪,舂容光焕发笑语狮。曲径行委蛇,幽亭恣盘礴。团团骈翠树,一一耀丹萼。葳蕤花四出,氤氲香遍达。方恨负清赏不料此行乐。有女娇娅姹,有子见头角。举醆竞属赏,

  • 《送阮深甫尉桂东两首》

    秋阴疏梧桐,暮寒老蒹葭。病鹤卧空谷,游鸿起平沙。飘摇征衣单,寂历津堠赊。中年不禁别,湘江渺天涯。

  • 《十月下旬暄甚戏作小诗》

    老怯霜风尽日眠,素屏纸帐拥蛮毡。为君小试回春手,便似暄妍二月天。

  • 《题睢阳五老图》

    厚德良多积善根,贤才他日在儿孙。当知相里非凡婿,岂有陈平久席门。五老绘图千载誉,群公诗礼百年存。凭君挟取传家学,青史贤良有后昆。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