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芳何事独开迟,寂寞寒金照短篱。
老子樽罍方欠此,春风景物最相宜。
要随得暖南枝发,肯趁登高九日悲。
翻笑陶家门外柳,夜深零落舞腰肢。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十月菊》是宋代诗人张镃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菊花为主题,表达了菊花在寒冷的十月中绽放的孤芳之美,以及作者对春景的向往和对时光逝去的感慨。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幽芳何事独开迟,
寂寞寒金照短篱。
老子樽罍方欠此,
春风景物最相宜。
要随得暖南枝发,
肯趁登高九日悲。
翻笑陶家门外柳,
夜深零落舞腰肢。
这首诗的诗意描绘了十月菊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菊花在寒冷的季节里依然绽放,与周围的景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以幽芳来形容菊花,表达了菊花在寒冷的季节中开放的稀少和迟缓,凸显了其独特的价值。
诗中提到了"寂寞寒金照短篱",寂寞和寒冷的形容词突出了菊花在寒冷中的孤独和坚强。"寒金"指的是菊花的黄色花瓣,在短篱上照耀,形成了一幅寂静而美丽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老子樽罍方欠此,春风景物最相宜"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向往和对时光的感慨。作者感慨自己错过了与菊花共饮的机会,暗示菊花绽放的时节正是春风景物最为宜人的时刻。这里的"老子樽罍"指的是自称老子的张镃自己,暗示了作者对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感到的悲哀。
接下来的两句"要随得暖南枝发,肯趁登高九日悲"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及时抓住暖阳下南方枝条发芽的机会,不再错过和菊花共赏的时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时光的悲伤和惋惜之情。
最后两句"翻笑陶家门外柳,夜深零落舞腰肢"描绘了夜深时分,菊花的花瓣像柳枝一样在风中摇曳舞动,展现出幽默的一面。这里的"陶家门外柳"是指陶渊明的柳树,通过对比,突出了菊花在夜晚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通过这首诗,张镃以菊花为媒介,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春景的向往。菊花在寒冷的十月中绽放,犹如孤芳自赏,传达着生命的顽强和美丽。整首诗以清新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给人以深思和赏心悦目的感受。
奉诏修书白玉堂,朝朝骑马傍宫墙。闸河东畔垂杨柳,时有莺声似故乡。
阴阴榕叶覆寒梅,山径无踪尽绿苔。啼鸟自知安稳处,成群飞去又飞来。
无心携起碧筇条,偶尔来从渔父招。山色多情似吴越,涛声牵梦到金焦。鱼龙一任风云便,鸥鹭不知天海遥。共倚栏干秋月白,岂期真乐在今宵。
南山之田兮,谁为而芜。南山之人兮,谁教堕且。来者何为,而往者谁趾。草漫靡兮,不种何自。始吾往兮无耜,吾将归兮客吾止。要以田兮寄我治,我耕浅兮谷不遂。耕之深兮石挠吾耒,吾耒挠兮耕嗟难。雨专水兮日专旱,借不然兮颖以秀。螟悬心兮螣开口,我虽力兮功何有。然不可以已
乱水明明原上村,金沙路接白沙痕。灯藏石塔遥穿牖,钟出山楼近到门。凫为藻牵原自乐,莺知花谢欲无言。年来不读英雄传,抱瓮林中且灌园。
绅緌舒舒,佩环铿铿。陟降下上,坛燎光明。有兴于疊,有帨于巾。不吴不敖,庶不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