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不相识,去后空相忆,灵骨撒长江。
清风有何极极识,滔滔浪里休寻觅。
释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二十三岁受戒于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于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歷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干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隠,命爲首座。不久出世于平江府阳山澂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爲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隠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衆。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爲南岳下十八世,密庵杰禅师法嗣。有《松源崇岳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陆游撰《塔铭》。 崇岳诗,以辑自《语录》者编爲一卷,以《语录》卷下单编之偈颂贊及他书所录编爲另一卷。
《示智弼礼混源塔》是宋代释崇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相逢不相识,去后空相忆,
灵骨撒长江。清风有何极极识,
滔滔浪里休寻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种虚幻、超越时空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相逢与离别的思考和感慨。诗人在开头表达了相逢却不相识的情况,意味着即使我们在生活中遇见了许多人,却并不真正了解彼此。接着诗人表达了离别后的空虚与怀念之情,即使离开了对方,却仍然在心里怀念着过去的相遇。
接下来的两句“灵骨撒长江”表现了一种超越生死的意境。诗中的“灵骨”象征着人的精神、灵魂,而“长江”则是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长久、广阔和永恒的象征。这句诗意味着即使身体已经离世,人的精神和思念仍然永远流淌在这个广阔的世界中。
最后两句“清风有何极极识,滔滔浪里休寻觅”则是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问道,清风知晓了什么?它是否了解人生的真谛?而滔滔不息的浪潮中,我们是否需要不断寻觅?这是一种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反思,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深层次问题的关注和探索。
这首诗词通过超越时空的表达方式,抒发了对于人际关系、离别、生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人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唤起读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共鸣。
十载江湖寄此身,足香惯踏软红尘。梦回一笑知何有,稳卧家山寂寞滨。
锦城城北,有平湖、仿佛西湖西畔。载酒郊_修禊事,雅称兰舟同泛。麦垅黄轻,桤林绿重,莫厌春光晚。棹歌声发,飞来鸥鹭惊散。好是水涨弥漫,山围周匝,不尽青青岸。除却钱塘门外见,只说此间奇观。句引游人,追陪佳客,三载成留恋。古今陈迹,从教分付弦管。
双刹夹虚空,缘云一径通。似从忉利下,如过剑门中。灯火光初合,笙歌曲未终。可怜狮子座,舁出净名翁。
管领风光此会稀,坐中宾客总能诗。神仙有洞寻难见,山水当轩看转奇。春不再生陶侃柏,人来多打李邕碑。因思屈贾伤今古,国有忠臣无用时。
且安汝止。快活心中惟法喜。一处通风。万别千差处处通。腐肠是酒。伐性蛾眉徒损寿。诗到阴何。划地乱丝头绪多。
睡起珊瑚枕,微风度屟廊。芙蓉□最叶,翻水洗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