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巴子国,山头白帝城。
波清蜀栜尽,云散楚台倾。
迅濑下哮吼,两岸势争衡。
阴风鬼神过,暴雨蛟龙生。
硖断见孤邑,江流照飞甍。
蛮军击严鼓,笮马引双旌。
望阙遥拜舞,分庭备将迎。
铜符一以合,文墨纷来萦。
暮色四山起,愁猿数处声。
重关群吏散,静室寒灯明。
故人青霞意,飞舞集蓬瀛。
昔曾在池籞,应知鱼鸟情。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始至云安寄兵部韩侍郎中书白舍人二公近曾远守故有属焉》是刘禹锡写给韩侍郎和白舍人的一首长诗。诗中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色的图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天外巴子国,山头白帝城。
波清蜀栜尽,云散楚台倾。
迅濑下哮吼,两岸势争衡。
阴风鬼神过,暴雨蛟龙生。
硖断见孤邑,江流照飞甍。
蛮军击严鼓,笮马引双旌。
望阙遥拜舞,分庭备将迎。
铜符一以合,文墨纷来萦。
暮色四山起,愁猿数处声。
重关群吏散,静室寒灯明。
故人青霞意,飞舞集蓬瀛。
昔曾在池籞,应知鱼鸟情。
中文译文:
天外有一个称为巴子国的地方,那里有座白帝城山头。
清澈的波浪将蜀中的栗树全部冲尽,云朵散开楚台倾覆。
湍急的急流发出咆哮声,两岸形势错综复杂。
阴风吹过,鬼神降临,暴雨中出现巨龙。
山硖断裂,映照着破败的城镇。
蛮军击鼓,来引领前来迎接的使者。
迎向远方的王宫行礼,整个宫廷摆下庆祝的场面。
铜符合一,文笔和墨色纷纷而来。
夜幕下,四周山势起伏,几处传来愁苦的猿声。
重要的官员散去,寂静的房间里寒冷的灯火仍然明亮。
思念的朋友心中充满了青霞之意,飞跃集聚在遥远的仙境。
曾经一起在池中喝酒,应该了解鱼鸟之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色描写,使得整首诗给人一种壮丽雄浑的感觉。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大自然的浩渺与变幻,如江流、云散、风过、雨生等,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力量。之后,诗人将目光转向人间,描绘了蛮军击鼓、宫廷行礼等场面。
最后的两句“故人青霞意,飞舞集蓬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更寄托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在远方身体健康、事业兴旺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结构严谨,用词准确,描绘了山川之间的壮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人的情感与大自然相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蜀人谁不望西还,何事天公独我悭。两度来逢单瘀岁,腥风血雨满人间。
青丝游骑踏春芜,二月王孙入旧都。柳色东风村店路,杏花微雨酒家垆。断桥野草寻朱雀,古碣荒苔辨赤乌。挟得红妆歌《子夜》,寒潮双桨莫愁湖。
不嫌来往日诗筒,春兴无穷我欲东。一雨放行三尺水,万松回纳半帆风。且将南浦难题景,寄在西山绝顶峰。柳处酒家花处寺,并留他日款游从。
树阴初合苔生晕,花蕊新成蜜满脾。莺燕各归巢哺子,蛙鱼共乐雨添池。少年春物今如此,老病衰翁了不知。饱食杜门何所事,日长偏与睡相宜。
扶风贵公子,早岁伴山家。吹笛堕秋叶,读书随晓鸦。业成心自叛,学苦我长嗟。石室非人住,穷山雪似沙。
硠硠云溪里,翠竹和云生。古泉积涧深,竦竦如刻成。楚客卧云老,世间无姓名。因兹千亩业,以代双牛耕。乱林不可留,寸茎不可轻。风暖斗出地,仰齐故年茎。幽室结白茅,密叶罗众清。照水寒澹荡,对山绿峥嵘。苍松含古貌,秋桂俨白英。相看受天风,深夜戛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