闤闠开三市,旗亭起百寻。
渐离初击筑,司马正弹琴。
细柳龙鳞映,长槐兔月阴。
徒知观卫玉,讵肯挂秦金。
李峤,字巨山,赵州贊皇人。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臺侍郎,知政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刺怀州,明皇贬为滁州别驾,改庐州。峤富于才思,初与王、杨接踵,中与崔、苏齐名,晚诸人没,独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集五十卷,今编诗五卷。
市
闤闠开三市,旗亭起百寻。
渐离初击筑,司马正弹琴。
细柳龙鳞映,长槐兔月阴。
徒知观卫玉,讵肯挂秦金。
中文译文:
市井繁忙
市闸打开了三个城市,旗亭高耸百尺。
逐渐离开打筑的人,司马正在弹琴。
细柳婆娑的形状映射在龙鳞上,长槐树下月亮如兔阴晦。
百姓只知道观赏白玉,却从不肯挂上黄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市井繁忙的景象为主题,描绘了唐代城市的繁荣和百姓的生活。首句“闤闠开三市,旗亭起百寻”形容城市繁忙的景象,闸门打开,市场繁盛,旗亭高耸,象征着城市的繁荣和兴盛。
紧接着,诗人提到逐渐离开的打筑人,以及正在弹琴的司马,表达了人们对于各自职责或爱好的专注和投入。琴音和打筑声可视为市井繁忙的背景音乐,平添了诗中景象的生动感。
下半部分,诗人描绘了长槐树下的月色和细柳树下的倒影,以及鳞片上的映射,给予读者视觉上的享受。描述中的细节描写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使诗歌更加生动。
最后两句诗传递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与精神追求的态度。诗人认为人们只注重欣赏美好的白玉,但对于珍贵的黄金却毫不在意,暗示了物质与精神追求的对比。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市井繁忙的景象为主题,通过细致的描写和对比,展现了唐代城市的繁荣和百姓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提醒人们注重内心的满足和追求。
蜀人谁不望西还,何事天公独我悭。两度来逢单瘀岁,腥风血雨满人间。
青丝游骑踏春芜,二月王孙入旧都。柳色东风村店路,杏花微雨酒家垆。断桥野草寻朱雀,古碣荒苔辨赤乌。挟得红妆歌《子夜》,寒潮双桨莫愁湖。
不嫌来往日诗筒,春兴无穷我欲东。一雨放行三尺水,万松回纳半帆风。且将南浦难题景,寄在西山绝顶峰。柳处酒家花处寺,并留他日款游从。
树阴初合苔生晕,花蕊新成蜜满脾。莺燕各归巢哺子,蛙鱼共乐雨添池。少年春物今如此,老病衰翁了不知。饱食杜门何所事,日长偏与睡相宜。
扶风贵公子,早岁伴山家。吹笛堕秋叶,读书随晓鸦。业成心自叛,学苦我长嗟。石室非人住,穷山雪似沙。
硠硠云溪里,翠竹和云生。古泉积涧深,竦竦如刻成。楚客卧云老,世间无姓名。因兹千亩业,以代双牛耕。乱林不可留,寸茎不可轻。风暖斗出地,仰齐故年茎。幽室结白茅,密叶罗众清。照水寒澹荡,对山绿峥嵘。苍松含古貌,秋桂俨白英。相看受天风,深夜戛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