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光高射斗牛墟,知是龙泉瑞气舒。
彩映北堂霜后桧,辉连东馆月中书。
江流现水描来似,峡束棠溪画得如。
为报鲸鲵休陆走,剑芒无是发硎初。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寿绍庆金守》是宋代阳枋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一幅富有神奇色彩和气势磅礴的景象。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神光高射斗牛墟,
知是龙泉瑞气舒。
彩映北堂霜后桧,
辉连东馆月中书。
江流现水描来似,
峡束棠溪画得如。
为报鲸鲵休陆走,
剑芒无是发硎初。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以形容诗人寿绍庆在金守(一种仪式)中所见到的神奇景观。神光高耸,犹如射向斗牛星座的光芒,使人联想到祥瑞的龙泉之气。北堂的彩色玻璃经过霜后的桧木映照,散发出绚丽多彩的光芒。东馆中的月亮似乎成为书籍的背景,与室内的灯光相互辉映。江水流淌,如同一幅水墨画般清晰可见,峡谷束棠溪的景色也被画得如此逼真。诗人表示,为了回报这样祥瑞的景象,他愿意放下一切繁忙的事务,专心致志。
赏析:
《寿绍庆金守》以其雄浑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个神奇而富有诗意的场景。诗词中运用了瑰丽的形容词和意象,如“神光高射斗牛墟”、“彩映北堂霜后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表达能力。诗中所描绘的景观充满了祥瑞之气,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通过对不同元素的描写,诗人构建了一个宏大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其中的美妙与壮丽。
此外,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表示愿意放下一切杂务,专注于感受和回报这样美好的景象,以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美的追求。整首诗以其壮丽的景象、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义,展示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风采,以及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懑官曹兮缚虎,拥簿领以昏溃。窃逍遥於数刻,傥淟汨於终岁。倚僧垣睨鸿影兮,涤胸尘而一快。饭云子而泛乳兮,引吟兴之未沫。吾西道之主人兮,有老禅之晤对。愈双矑之月净兮,馆授予而已再。顽予姿之麏鹿兮,合岩栖而钓濑。怳泉石之入眼兮,浩归怀之自倍。计三径之可具兮,顾二
小庭日晚花零落,倚户无聊妆脸薄。宝筝金鸭任生尘,绣画工夫全放却有时觑著同心结,万恨千愁无处说。当初不合尽饶伊,赢得如今长恨别。江南日暖芭蕉展,美人折得亲裁剪。书成小简寄情人,临行更把轻轻撚其中撚破相思字,却恐郎疑踪不似。若还猜妾倩人书,误了平生多少事。
荆棘林中善卷舒,更於骊颔探神珠。南山鳖鼻活拈得,乘兴犹来捋虎须。
而今怕听相思曲。多情蹙损眉峰绿。惜别上扁舟。望穷江际楼。蛮笺封了发。为忆人如雪。离恨写教看。休令盟约寒。
渡过潇江日已曛,影和明月共天人。名岩近郭别州少,好事更谁和我真。绝顶有天浮碧树,凌秋无暑断红尘。终当早弃人间事,来与山僧作并邻。
家家腊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大杓轑铛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锼姜屑桂浇蔗糖,滑甘无比胜黄粱。全家团栾罢晚饭,在远行人亦留分。褓中孩子强教尝,余波遍沾获与臧。新元叶气调玉烛,天行已过来万福;物无疵疠年谷熟,长向腊残分豆粥。